1.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2. 俄罗斯经贸概况及油气安全战略

3.急求时事政治,国家大事,从2011年1月—2012年2月,要是大事,越多越好。国内国际的都要。

4.加币汇率

5.国际原油论每桶多少美元,请问,一桶怎么换算成中国的一升啊

新浪国际油价走势图_新浪国际油价实时行情查询

据来自新浪财经的最新消息显示,5月18日,加拿大贸易部长和农业部长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加拿大被告知,中国已经恢复了两家加拿大公司维特拉Viterra和理查森RichardsonInternational的市场准入。

加拿大对此决定表示欢迎。

因为在油菜籽船货中查出有害物质,我国自2019年3月份开始陆续吊销了包括维特拉、理查森等在内的加拿大菜籽出口商的对华出口许可。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食用油年消费量大约为3000万吨,其中菜籽油消费约为600万吨左右,但同样由于国内菜籽产量有限,每年约需进口500万吨左右的菜籽类商品进行补充,而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就是加拿大。

加拿大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有多达4.3万个农场以种植油菜籽为主,加拿大每年产出约1550万吨油菜籽,中加菜籽贸易是加拿大对华最核心的贸易商品。

据加拿大最大的谷物加工商理查森国际有限公司给出的数据显示,在限制对华出口之前,2018年加拿大油菜类产品对华出口价值超过40亿加元,约合207.9亿元人民币,占加拿大对华出口总额15%以上。

此后,加拿大方面一直就相关问题向WTO申诉,均未取得成功。

此次突然恢复两家加拿大菜籽出口商的市场准入,分析认为可能和当前持续上涨的国内食用油价格相关。

实际上,我们翻阅更多的资料发现,早在2021年随着国际粮价的走高,我国对来自加拿大的菜籽类商品进口限制已经有所放松。

2021年5月份我国粮食进口分国别统计

数据显示,在2021年的我国菜籽类商品进口方面,加拿大作为全球最大的菜籽类产品出口国地位显著,虽然进口总量无法和2019年之前对比,但无论是菜籽、菜籽油还是菜粕,还是占据了当年我国同类商品进口的首位。

从具体进口数据来看,2021年我国进口了244万吨加拿大菜籽,占加拿大出口总量的20%以上,占我国菜籽当年进口总量的92%;菜籽油91万吨,约占我国总进口量的42%;菜籽粕158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77.6%。

另据未经证实的消息显示,在那两年我国从阿联酋进口的菜籽油、菜粕类也基本是以加拿大菜籽为原料加工而来。

随着乌克兰葵花油出口受阻、印尼暂停棕榈油出口等影响,国际植物油价格已经纷纷涨至历史高位区。

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食用油消费国,80%左右的食用油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这其中除了直接的棕榈油进口外,还包括每年9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可提供约2000万吨的大豆油消费,以及菜籽和菜籽油的进口。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油价的上涨,不仅影响石油石化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含航空业和物流业)、汽车制造业、化肥化纤和塑料行业,火电、农业、渔业等其他行业,也都将受到影响。 利好石油石化及新能源板块 长城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分析师王刚认为,因为中国国内原油价格目前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在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中资石油公司的产品价格上涨,直 接带来的就是利润。而中石油、中石化是垄断国内成品油冶炼市场的两大集团之一,油价的上涨对企业的业绩及股价表现,都有着绝对的支撑作用。 油价上涨还包括对煤炭、焦炭等传统型能源的开,甚至对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研发等产生影响。因为国际油价的上涨将使它们的价值获得了重估的机会。 利空交通运输及汽车板块 成品油涨价将利空航空、物流、公共交通、出租车行业;对汽车制造、高速公路行业来说,则中性偏空。 中投证券一位行业分析师称,油价上调后,对航空业肯定是有影响的,但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则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方面是油价的上涨幅度;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业的成本转嫁能力。由于航空业竞争激烈,希望将油价上涨而增加的成本全部转嫁出去较困难。 油价上涨将显著提高拥有汽车的成本,所以当油价上涨或被预期上涨时,油价成了消费者购买汽车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国竞争极为激烈的汽车市场上,高油价将成为汽车需求的重大阻碍因素。 化肥化纤塑料:成本将提升 我国生产化肥所用原料主要是煤、重油、天然气,其原料费用、能源费用占成本比重很大;化学纤维以合成纤维单体(聚合物)为原料,原料价 格对原油价格非常敏感;塑料制品业以基本石化产品,比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为原料,而且原料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很大,原油价格变化对其影响亦较大。因此从整 体而言,化肥化纤和塑料行业的成本,也将因为油价的上涨而提高。 受影响个股:辽通化工,公司是国内大型尿素生产商之一;新乡化纤,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粘胶长丝生产企业。 其他行业:油价上涨将产生间接影响 油价的上涨还将促成火电、农业、渔业等其他行业成本的提高。 就火电行业来说,由于煤炭对原油的替代效应,油价的上涨往往会引起煤炭价格的上涨,从而使得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提高。对于农业、渔业等其他行业,由于身处用油产业链的中下游,此次油价的上涨亦可能引发整体行业成本的上涨。 以下是受影响板块个股一览:石油板块个股行情 更多>>新能源板块个股行情 更多>>汽车制造业板块受影响个股 更多>>交通运输板块受影响个股 更多>>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俄罗斯经贸概况及油气安全战略

08年中东形势分析

2008年,中东地区仍是"多事之秋",依然被世人所关注,只不过火药味有所减弱。而且,由于北京奥运会、俄格冲突和美国金融危机吸引了世界主要目光,中东热点显得不象往年那样光芒四射。总体上讲,2008年的中东局势相对稳定,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权威有所下降。展望未来,三大热点充满变数。

总体形势相对稳定

一、伊拉克安全形势略有改善。据美国军方和伊拉克官方公布的数字,伊拉克暴力袭击已由去年同期的每周1200多次减少到目前的每周200多次,同比下降了80%;今年10月份平民和美军死亡人数也分别减少到238人和13人,为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的单月最低水平。

西方分析家认为,伊拉克暴力所以会减少,除了美国增兵显示了一定效果外,还有其他原因。首先,是"基地"组织在伊拉克民众中越来越不得人心。近两年来,伊一些逊尼派组织不仅不再支持"基地"组织,甚至还同美军一起打击他们。其次,"基地"组织部分力量从伊拉克转移到阿富汗,从而使伊境内发生暴力的几率大大降低。第三,美军的行动相对集中并减少,驻扎也集零为整,自然也减少了遭遇袭击的危险。第四,伊主要反美武装萨德尔麾下的"迈赫迪军"单方面停火。第五,伊拉克国防军数量增加,战斗力有所增强。

但是,伊拉克安全形势并没有根本好转,首都巴格达、北方石油重镇基尔库克等地恶性爆炸仍时有发生。正如美国驻伊美军最高司令官所说,伊拉克的安全形势依然是"脆弱的"和"可逆的"。

二、巴以和谈的重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巴以对峙的强度。虽然安纳波利斯中东和会确立的目标未能实现,但搁置了8年之久的巴以和谈终于得以恢复,并保持了继续进行的势头。

其实,一年内和谈取得突破并签署内容广泛的和平协议,本来就是布什急于在卸任前取得外交政绩的一厢情愿。边界划分、耶路撒冷地位、巴难民回归、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和水分配等最终地位问题,都是目前巴以和谈难以逾越的障碍。不过,令美国人对实现巴以和平的目标感到悲观的现实原因,还是以巴政坛的风云突变。尤其是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被迫辞职、前进党新利夫尼组阁失败、以色列提前大选,使重启的巴以和谈基本陷于停顿,至少要维持到明年2月大选的看守内阁,没有权威就巴以问题作出重大决定。正如美国卿赖斯所说,以色列政局现状"限制了达成协议的能力"。

巴勒斯坦政坛的现状,也是阻碍巴以和平协议达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去年6月形成的割据局面,使民族权力机构阿巴斯事实上已经成为半个巴勒斯坦"总统"。最近,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选举阿巴斯为巴国总统,遭到哈马斯等巴激进组织的断然拒绝。哈马斯的掣肘,已经并将继续大大牵制阿巴斯的和谈努力。此外,哈马斯被排除在巴以和平进程之外,又大大削弱了和谈成果的权威性。正如一位阿拉伯国家中东问题专家所说,即使阿巴斯同以色列达成协议,也会因无法执行而失去意义。

三、以色列同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在埃及的斡旋下,以色列同哈马斯等加沙地带巴武装派别于今年6月19日达成了为期半年的停火协议。停火形势虽然脆弱,但前4个月双方基本遵守了各自的承诺,巴武装派别发射火箭弹和以军"定点清除"的次数均明显减少。这对缓解加沙紧张局势起了一定作用。

不过,进入11月以来,停火协议出现岌岌可危的局面。4日至5日,以军对加沙地带发动军事行动,打死11名巴武装人员;巴武装人员也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60余枚火箭弹。此后,以色列关闭了加沙的货物运输通道,加沙局势趋紧。11月23日,加沙地带的巴武装派别举行会议,同意继续遵守停火协议,以换取以色列开放加沙地带的货物口岸。然而,就在5天后,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又向以色列南部地区以军基地发射迫击炮弹,造成8名以军士兵受伤。发生后,以色列副防长维尔纳伊宣称,以军"接近于"在加沙地带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加沙局势的时紧时松,当在预料之中。

四、伊朗核问题虚惊一场,但未酿成军事冲突。今年5、6月间,在伊朗核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把伊朗核视为致命威胁的以色列,坚持要对伊朗核设施实行外科手术式打击,并为此作好了战争准备;布什也一再扬言"一切选择都摆在桌面上"。以色列媒体也不断炒作说,美以对伊朗动武在所难免。然而,布什始终没有首肯以色列的动武要求,致使以色列迟迟未能得手。一度十分紧张的伊核形势让全世界虚惊一场。相反,这一年美伊关系还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美国助理卿伯恩斯同伊朗代表一起出席日内瓦伊核问题伊欧会谈;美国篮球协会邀请伊朗国家篮球队赴美备战北京奥运会;美国宣布将在德黑兰设立办事处。

2006年12月以来,安理会先后就伊核问题作出3个决议,不断对伊朗加大施压力度,试图迫其弃核。但是,伊朗始终没有放弃铀浓缩。在美国的推动下,伊核问题6国今年5月又提出一个复谈方案,对伊朗软硬兼施。就在伊朗迟迟未予答复的情况下,美欧峰会6月9日通过对伊朗新的制裁措施。不过,伊朗对这一切并未为之所动。11月13日,伊核问题6国代表再次在巴黎开会,讨论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又是无果而终。西方国家主张加大制裁,中俄则表示反对。

五、叙利亚和以色列在土耳其调解下开始的间接谈判取得一定进展,为未来的直接会谈做好了铺垫。

六、叙利亚和黎巴嫩正式建交。叙黎摈弃60多年的恩怨,今年10月14日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实现双赢选择。

七、土耳其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没有引发土耳其和伊拉克的边界冲突,也未酿成库尔德斯坦独立问题死灰复燃。

美国权威有所下降

随着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动摇,布什在中东地区的权威也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在伊驻军协议难产,二是布什钦定的年内签署巴以和平协议的"时间表"泡汤。

经过8个多月的讨价还价,美伊终于敲定了美在伊驻军协议,并于11月27日勉强获伊国民议会批准,从而使布什免遭联合国授权结束、美军非法驻伊的尴尬局面。2003年10月,在美国的推动下,安理会通过1511号决议,授权组建一支由美国主导的驻伊多国部队。布什急于在12月31日联合国授权结束之前,同伊签署一项双边协议,以使美国继续在伊驻军合法化。作为伊拉克的"占领者",美国想在伊继续驻军,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况且,伊安全形势尚未根本好转,暂时还需美军"帮忙"。然而,为了签署这项协议,原3月初开始、7月底结束的美伊谈判,一直拖到11月底才勉强达成一致。而且,这项规定美军驻扎3年的协议虽已签署并经伊议会批准,但议会同时决定明年7月对该协议进行全民公决。在美国人看来一个十分简单的双边协议,却如此大费周折,并在撤军"时间表"、美国人治外法权和美军单方面取军事行动的权限等重大问题上,布什还不得不作出一定让步。尤其是就协议进行全民公决,曾经是布什坚决反对的,因为这对勉强达成的美伊协议来说,显然凶多吉少。这一切无疑让过去一呼百应的美国,在全世界面前大丢颜面。

巴以和平协议不能如期签署,则是另一让布什脸上无光的事情。2007年11月,由布什亲自主持召开的安纳波利斯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上,以巴***承诺重启搁置多年的巴以和谈,并力争在2008年底前达成一项内容广泛的和平协议。但是,一年时间即将过去,巴以和谈迄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赖斯最近在以色列访问时十分不情愿地说,原定今年年底以前达成巴以和平协议的目标,"不大可能"实现。这是一直对重启的巴以和谈踌躇满志的美国***,第一次对和谈前景表示悲观。上月底,布什和奥尔默特在华盛顿进行双方卸任前最后一次正式会晤后发表谈话时,均未再提年内签署巴以和平协议的话题。布什钦定的"时间表",已经无法兑现。

三大热点充满变数

展望2009年,随着美国的更迭,中东三大热点的发展趋势充满变数。首先,伊拉克问题将主要围绕美国撤军和安全形势变化而发展。当选总统从布什手中接过伊拉克的烂摊子后,肯定会在撤军问题上有所动作,但16个月完全撤军的承诺不可能完全兑现。美军染指中东,是美国多年的梦想;长期驻军伊拉克,更是美国的既定方针。美国迄今为伊战耗费的4200多条人命和6000多亿美元,不会付诸流水。美在伊驻军协议虽可保证今后3年美国驻军的合法性,但随着美军的继续留驻和部分撤出、伊拉克年初地方选举和就美伊协议全民公决的举行,"基地"组织和反武装的活动会有所抬头,争权夺利的民族和教派斗争会进一步加剧,伊总体安全形势短期内可能会出现逆转。全民公决否决美伊协议的可能性很大,美伊关系存在新的变数。

其次,巴以和谈可能继续,但短期内谈不出结果。新一年和谈能否取得进展,取决于以巴政坛的变化。一方面,如果以色列相对温和的前进党或工党在2月的大选中获胜并组阁,则会对和谈有利;但如果内塔尼亚胡卷土重来,巴以和谈可能会遇到新的麻烦,甚至可能被重新搁置。另一方面,如果巴内部阵线在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调解下实现民族和解,则对和谈有利;否则,和谈将很难取得突破。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认为,巴以和平进程不能排除哈马斯。在巴以和平进程中,美国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调解人作用。但是,任何美国总统都不可能改变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也不可能作到"一碗水端平"。所以,在解决巴以问题上不能对期望过高。

再次,伊朗核问题将成最头疼的难题之一。主张对伊朗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但也明确表示"伊朗拥核不能接受"。而伊朗也多次声称不会放弃核。因此,以美伊为核心的国际博弈会继续下去,伊核问题短期内和平解决和军事解决的可能性都不大。然而,随着总统换届,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可能会有进一步变化。直接接触伊朗***的主张、伊朗改革派哈塔米或者温和派拉夫桑贾尼在明年大选中或重新上台,都是美伊关系令人期待的积极因素。

08年经济形势分析

首先是第一个方面,那么国际经济形势的初步分析,那么基本的概括的观点,受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贬值,国际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不断攀升等主要因素的影响,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明显下降,世界通货膨胀将明显上升,世界贸易率将明显回落。主要反应世界经济的三个主要指标来概括一下2008年世界经济的情况。那么这张图表,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有关国家组织和预测机构都曾经对世界经济增长率做出预测,那么最新的预测结果是这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2.6%,比2007年回落1.1个百分点,那么英国经济学家智库也预测世界经济增长率在2.6%,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预测比较低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2.1的增长,那么英国公司预测得稍微高一点,是2.9的增长,初步判断是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那么我们再看一些大的发达经济体的情况,美国的情况是这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是08年经济增长率是0.5%,将回落1.7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回落1.7个百分点,英国经济学家智库认为回落1.4个百分点,总的来看,美国2008年经济增长率将会回落1个多百分点。那么欧元区呢,各家的预测结果是在1.4到1.7之间,回落大概1个百分点左右。日本呢,各家的预测比较接近,1.3到1.5之间。这三个经济体梯次回落,回落最多的是美国,其次是欧元区,再次是日本。

那么08年发展中国家经济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的影响,增速会减缓,08年发展中国家增长0.7,那么这些新兴的经济大国也都是回落的。亚洲开发银行曾经预测,08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是0.6,回落1.1个百分点,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会出现回落,中国进出口增幅会出现回落,继而影响经济增长率,印度经济增长更主要是内需,经济增长率回落幅度较少,中国经济增长10%,印度经济增长8%,分别比07年回落1.9和1个百分点。亚太经社理事会最近公布,亚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在07年达到近10年以来的最快,08年将会有所回落,07年这个地区的增长是8.8,08年是7.7,但是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表现得仍然是比较突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印度这两个国家的快速增长。08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0.7,印度增长9%,俄罗斯也保持较快的增长,是6.5%。那么这是世界经济增长率,总的来说还是,各大经济体呈现明显回落的趋势。

第二个方面是世界通货膨胀率,将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那么受国家石油和食贫价格高涨,一季度全世界的CPI上升,世界银行统计从一月的3.9上升到三月的4.1,美国的在4%以上,欧元区从3.2上升到3.6,英国2.2上升到2.5,发展中国家从7.6上升到8.4,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上涨十分明显,印度、巴西、墨西哥的消费也稳步上升。08年通胀的形势比较严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胀率均会上升。第三点是世界贸易增长率,将明显地回落。4月17号,世贸组织发表报告指出,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美元相对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持续走低,国际收入不平衡,不断高涨的国际油价与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08年世界贸易发展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世界贸易增长率将出现大幅度回落,今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从去年的5.5%下降到4.5%,下滑已经成为定居。那么4月9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08年世界经济展望春季报告认为,世界贸易环境的恶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预计发达国家08年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将分别增长3.1和4.5,比上年回落1.1和1.3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将分别增长11.8和7.1,回落1.1和1.8个百分点。第四点是国家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首先是对外需的影响,有关全世界,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回落,将导致影响。对投资的影响,会导致我国出口增速放缓,降低我国出口行业的投资需求,对就业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回落导致我们出口增幅放缓,会影响出口行业的就业。对价格的影响,世界通货膨胀率明显上涨,加大了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提高了进口成本。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产生的间接性影响不可低谷,我们股市因全球金融危机在大幅波动中走低。美国贬值造成国际投机资本大量进入,不仅触及我们金融体系的危险,而且造成外汇储备美元收益的影响。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影响,国际诸多复杂因素,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调控中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

第二个方面是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首先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就是雨雪灾害的影响。

那么我们在对08年国内经济形势做一个总的判断,我们是从需求的角度来判断,首先是从消费需求角度判断,那么一是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比较快,那么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7.2,比上年加快1.85个百分点,这个超过了GDP的增长,是近些年少有的状态。那么这个农村居民人均的增长,会刺激需求的增长。第二个就是根据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从1月1号起,国家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水平,将拉动消费需求。二是奥运将带动居民的住宿、餐饮等领域的消费。四是灾害增加了在救灾方面的支出。现在还有一个新的情况是地震灾害,财政的损失是非常大的,但是流量,对GDP的影响很可能在投资上,会在消费上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那么从投资需求的角度看,既有刺激需求增长的因素,也有抑制需求增长的因素。刺激的因素,比如换届,将带动投资的增长。二是新开工项目较多,三是灾后重建,包括电力等基础设施的重建,房屋等基础设施的重建,将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抑制的因素一个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相关的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将抑制增加,二是世界经济增幅减缓,会降低我国出口行业的投资需求。那么从出口需求角度看,一是全世界,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明显回落,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速进一步回落,二是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将抑制出口的增长。那么一季度我国出口增长21.4,比去年回落了6.4个百分点,进口提高了10个百分点,顺差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那么初步分析,概括起来,08年消费需求增长有可能保持或者略高于07年的水平,投资需求有可能略低于07年的水平,出口需求的增长有可能低于07年的水平,那么整个的经济增长率可以略低于07年的水平。

急求时事政治,国家大事,从2011年1月—2012年2月,要是大事,越多越好。国内国际的都要。

一、俄罗斯的经济贸易概况

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2年12月1日,人口1.453亿,居世界第7位(俄罗斯国家概况,转自外交部网站,2003,8,14)。苏联解体后俄全盘接受美等西方国家推荐的经改药方,取“休克疗法”,推行以大规模私有化和全面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经济改革,经济连年下滑。1999年受卢布贬值和国际市场油价上扬以及普里马科夫大幅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俄经济呈现好转势头。2000年普京继续推行稳健的社会经济政策,利用国际油价一度上涨的有利形势,大力拓展国外能源市场,俄经济好转势头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指标大幅上扬。2001年俄进一步深化社会和经济自由化改革,经济增幅小于2000年,但恢复性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保持,且增长质量有所提高。2002年俄政局进一步稳定,发展经济成为当局的中心任务和朝野共识,在这一有利环境下,进一步加强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投资和经营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同时借国际油价上涨之机,获取大量石油美元。但俄经济增长受国际能源市场行情影响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002年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焦炭、机器设备、黑色及有色金属等(俄国家海关委员会,2003年)。2002年俄与欧盟国家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的36.6%,与独联体国家占17%,与亚太国家占16.4%,与东欧国家占12.9%(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年俄社会经济状况,2003年)。

二、俄罗斯的油气产储量和油气贸易概况

俄罗斯是原苏联解体后所独立的最大的国家,而其经济却一蹶不振,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也比较小,但俄罗斯是世界石油,特别是天然气大国。据不同来源的估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石油探明可储量为70亿~100亿吨,占世界石油探明可储量的8%~13%。俄罗斯2000年石油探明可储量为66.25亿吨(表8-1),其分布情况见图8-1。与1999年的石油探明可储量相比没有变化。

表8-1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储量变化表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万亿立方米)

全球42%的天然气和34%的天然气储量在俄罗斯,其2000年天然气探明可储量为48.1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38%~45%。

在俄罗斯石油工业体系有13.35万口油井和6400口气井。俄罗斯石油行业已经受了多年的严重衰退,自1992年到2000年油量大约减少了25%。俄罗斯石油工业是一个资本密集、生产技术过程复杂、多专业纵向一体化的行业整体。在原油生产方面、俄罗斯有130家石油股份公司,其产量水平见表8-2。但是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停产油井在大幅度减少,投产新井大幅度增加。

图8-1 俄罗斯油气区分布图

(据李国玉,2001)

表8-2 1998年俄罗斯联邦石油开企业生产状况

(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1999)

俄2002年原油产量达到3.7963亿吨,比2001年增产3140万吨,约增长9%(孙永祥、刘倩如,俄罗斯燃料能源工业一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第四期)。俄罗斯2000年石油产量为32300万吨,比1999年增加了8.94%。俄罗斯天然气2002年的开量达到594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产137亿立方米,约增长2.4%,其2000年的天然气产量为5450亿立方米,比1999年减少了20.%(表8-3)。

表8-3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产量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据BP2001;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

俄罗斯每年向本国市场供气超过3000亿立方米,通过管道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约1200亿立方米,占欧洲天然气市场需求的25.7%,此外,还向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出口天然气近800亿立方米。1998年俄罗斯共向国内外供应天然气为5900亿立方米,其中59%供应俄罗斯联邦,25%流向欧洲市场,16%供应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各国。俄罗斯1998年的天然气贸易量为1194亿立方米,而1999年的贸易量为1255亿立方米,增加了5.1%。1999年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增加5.1%,达1255亿立方米。输往中欧的气量减少5.2%,减到393亿立方米,向西欧国家(包括土耳其)出口862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10.7%)。亚(马尔)-欧(洲)输气管道波兰段的完工以及德国段的扩容增大了向德国的出口能力,目前德国是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进口国,年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能力达到191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14.4%。随着新的天然气进口合同生效,土耳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上升30.3%,达88亿立方米。希腊也大幅度增加了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达15亿立方米。

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油气出口大国。每年通过管道出口天然气1303亿立方米,出口石油1亿多吨。它的大量石油运往意大利、爱尔兰、德国、英国、瑞士和匈牙利。此外,还向希腊、奥地利、波兰、西班牙、加拿大、丹麦、美国、土耳其、芬兰、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以及古巴、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等国出口石油。欧洲占俄罗斯石油出口量的95%,其中,中欧占46%,南欧占26%,东欧占21%,北欧占2%。2002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达1.845亿吨,比上年增长13.8%;汽油出口量达到5800万吨,增长14.3%;重油出口量达到2580万吨,增长38.7%;天然气出口量达到1864亿立方米,增长3%(孙永祥等,2003)。

至2000年底,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21.3万公里,2002年输油气总量209亿吨公里(俄国家统计委,2002)。

目前,俄罗斯正在就俄罗斯的石油向亚太市场出口而努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俄就签署了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石油并共同出资修建输油管道的备忘录,但关于俄罗斯是把石油输往中国(安加尔斯克—大庆),还是输往太平洋沿岸(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见图8-2)合算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很久,俄一直在两个方案中举棋不定。这主要是日本从中想获得一些油气利益。为了与中国竞争,日本官员也用各种方法向俄罗斯频频示意:日本准备将俄罗斯作为其固定的石油进口国,改变过度依赖波斯湾国家石油供应的现状。目前,波斯湾是日本石油的第一大进口地,占其进口总量的82%,但是今后日本承诺每年从俄进口近5000万吨石油,这相当于其年进口量的四分之一。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访问莫斯科时,曾表示日方愿参与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这条长3765公里,耗资38亿至56亿美元的石油管道建设,并许诺在以后的几年中向俄罗斯石油工业投资80亿~100亿美元。

图8-2 东北亚石油管线方案示意图

(据新浪网,2003)

三、俄罗斯的油气消费

1.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和油气消费

自从原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经济出现低增长或负增长,这样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消费也进入低迷状态(表8-4和表8-5)。

表8-4 俄罗斯的人均GNP及其经济增长 (单位:美元/人)

(据《能源政策研究》,2000.4)

表8-5 俄罗斯的石油及天然气消费(单位:石油为百万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俄罗斯近几年每年的天然气消费量为3772亿立方米,石油消费量为1.23多亿吨。

2.俄罗斯的油气消费结构

俄罗斯的油气消费水平比较高,特别是天然气高达50%以上。俄罗斯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见表8-6。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见图8-3。

表8-6 1998~1999年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及结构

(据中国矿情通报——能源矿产专辑.2001)

四、俄罗斯的油气安全战略

1.俄罗斯储备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大国,其生产的油气不但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且有大量的出口。因此俄罗斯近几年不用担心其油气消费的供应安全问题,但是俄罗斯目前仍有许多的油气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图8-3 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油气储运》,2000年第6期

俄罗斯油气安全问题是:

1)国内石油产量在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里从5亿吨逐步下降到了3亿吨。但是出口还不可能迅速地减少。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生产和地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伏尔加的油气产量在全俄罗斯的比重开始下降。到目前为止储量很高。从今后5—10年看,俄罗斯必须在它的油气区找到足够的,才能替补或保持全国油气产量的稳步增长和出口的需要。新的油气区主要是在季曼诺—伯朝拉地区、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里海地区和北部大陆架,但是前景都远不如老油气区,而且开发的成本相当高。

3)由于俄罗斯的油气出口比例比较大,受石油价格波动和外部市场的影响之大直接威胁俄罗斯的外汇和经济基础。

4)目前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岛东欧管道运输仍然面临支付问题,而新的通道建设面临资金问题。亚太地区的需求量潜力巨大,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但是本地区的市场开发还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有待和工业界的密切配合和解决。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主要体现在《21世纪前20年的能源战略规划》,其总体思路是从全俄罗斯的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出发,重新认识和确定能源战略和政策。在今后的20年里,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战略转移和强化开发是主要内容。

抓紧油气勘探开发。俄罗斯目前的油气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据统计俄罗斯大体有65%的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和85%的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位于西西伯利亚。但俄罗斯巨大的后备油气在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北部和大陆架。按目前的规划,东西伯利亚的产量比重可以提高到15%~20%。出于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比较成本优势,俄罗斯已经并将继续在中亚、伊拉克、利比亚、印度和南美一些国家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其次俄罗斯在本世纪初还将建设第二条到欧洲的天然气管线、到亚太地区的油气管线和控制中亚油气出口的管线。

在保持石油供应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发展战略:

1)开发西西伯利亚天然气,特别是亚马尔半岛的天然气。

2)扩大天然气出口,巩固欧洲原有的天然气市场份额,开辟亚太地区天然气新市场。

3)进一步提高国内城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气化水平,优先满足商业、民用和农业部门的天然气需求,扩大电站的天然气消费量。

4)进一步修复、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加速建设新的长输管线。

2.俄罗斯油气的储运

俄罗斯管道运输约占全国货运周转量的60%和占货运量的30%。俄罗斯石油运输股份公司和成品油股份公司负责原油和成品油的运输业务。这两家公司是按照1992年7月1日俄联邦总统令决定组建的。

通过输油干线向国内消费者提供石油并向国外出口。俄罗斯的输油干线总长度超过4.8万公里。随着俄罗斯石油产量和输油管道运量(指相当于设计能力的一般)的下降,地区性输油管道系统的效率和作用随之削弱。输油干线老化形势更加严重。为保证管道的可靠性,必须经常检查管道线路部分和泵站的设备,发展管内诊断是提高这项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针。

从表8-7的数据不难看出,规模很大的俄罗斯输油业与西欧相比是落后的。除了自然气候条件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很长的距离决定的。例如,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消费的燃料和动力占全国消费量的60%以上、而自产的一次能源只占46%。1994年俄罗斯运输1吨原油和成品油的平均运输距离为2133公里,而法国为300公里,英国为147公里,挪威110公里。

表8-7 俄罗斯及西欧国家的油气储运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俄罗斯统一供气网管道总长为14.88×104公里(不包括配气管道),其中设有5508座干线阶段阀,河流穿越2000多处,在管网中设有地下储气库22座,在气田、输气干线和地下储气库共设有压缩机站250座,输气干线按不同直径构成见表8-8。

表8-8 俄罗斯不同直径输气管道所占比重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3.俄罗斯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

俄罗斯联邦和燃料能源部提出,当前对外能源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用外交手段使国家参与平等的国际能源合作,巩固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同时要在对外经济和地缘政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为此俄联邦的确定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是:

1)把独联体国家放在其能源地缘政治的首要地位。俄很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发展合作。俄对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战略是发展和深化一体化进程。

由于美国借助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而在中亚地区大动干戈,派军队留守在中亚地区,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渗透中亚和滨里海地区,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益。这对俄罗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俄能源外交在此地区最优先的工作是参与独联体国家间多边和双边能源合作,防止美国在该地区的进一步渗透。与此同时,必须保证新独立国家的利益,以及在利益平衡基础上进行最大限度的能源合作。

2)确保欧洲作为俄罗斯的传统能源出口地。俄罗斯在此地区的主要任务是,保留对临近的欧洲和非洲以及中亚国家的竞争力;使俄罗斯能源企业参加东欧和东南欧地区的能源产品出售、当地能源企业的股份制和私有化,保证以优惠的价格和可靠的条件将俄能源输向西欧;建立有欧洲伙伴投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

3)中近东既是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是其潜在的财源。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主要的能源地缘政治是为俄能源公司参加有关该地区的能源项目创造条件;巩固俄罗斯在土耳其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保留俄罗斯作为向土耳其供气的主角等。

4)把南亚和亚太地区作为俄罗斯能源地缘政治考虑的特殊地区。俄罗斯将扩大与该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目的是要找到理想的能源出口市场。

俄罗斯正加紧与中国进行谈判,以便建立走向中国特别是东北亚市场的油气管道。目前正在论证的管线有:

图8-4 东北亚管线地理分布图

(据胡见义,2001)

路线一:伊尔库茨克州→满洲里→哈尔滨→沈阳→大连→仁川

路线二:A.管输天然气到萨哈林岛南端的南萨哈林斯克,经液化后,以LNG方式销往日本、韩国、中国沿海等地区,其中以日本为主要消费市场,直接参与东南亚地区的LNG市场竞争。

B.萨哈林→海参崴→图们江地区→朝鲜→韩国

路线三:伊尔库茨克州→乌兰巴托→北京→日照→韩国(日本)

路线四:雅库特→黑河→大庆→沈阳

以上管线见图8-4。

俄罗斯不仅发展与中国、日本、韩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双边合作关系,还要发展多边关系。

5)美国既是俄罗斯的竞争对手,又是难得的伙伴。俄罗斯对美国取了既斗争又联合的办法,无论在里海、中东等“热点”地区,还是在俄罗斯国内产油区都出于自身油气工业发展的需要和战略上的考虑,与美国进行着“秘而不宣”的争夺。

加币汇率

2011年国际大事

1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

美亚利桑那州发生枪击案

伊朗一架客机坠毁

苏丹南部地区举行公投

巴西遭洪灾和泥石流袭击

印度发生重大踩踏

本?阿里总统离开突尼斯

访问美国

俄罗斯首都一机场遭袭击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召开

伊拉克发生汽车袭击

俄罗斯批准俄美新核裁军条约

埃及国内局势出现动荡

第16届非盟首脑会议举行

澳大利亚洪灾肆虐

2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缅甸迈向总统制新时期

泰柬在边境争议地区发生冲突

俄美新核裁军条约正式生效

苏丹南部公投结果正式宣布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辞职

国际油价再创新高

马里发生踩踏

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

新西兰南岛发生地震

联合国妇女署举行成立仪式

安理会就利比亚问题通过决议

3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油期货价格上涨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结束飞行生涯

韩美“关键决心”联合军演结束

日本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及核泄漏事故

沙特和阿联酋部队进驻巴林

多国联军对利比亚取军事行动

埃及宪法修正草案获得通过

也门工厂发生爆炸

缅甸完成国家权力交接

科特迪瓦前总理武装包围经济首都阿比让

4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国驻阿富汗援助团遇袭

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首轮会议在曼谷召开

国际油价再刷新高

葡萄牙请求国际金融救助

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被捕

白俄罗斯首都地铁发生爆炸

日本宣布将福岛核事故升为7级

金砖国家***在三亚举行会晤

强风暴袭击美国

“安全与创新利用核能”峰会在基辅举行

柬泰边境发生武装冲突

英国威廉王子大婚

联合国理事会特别会议通过叙利亚问题有关决议

5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地”组织***本?拉丹被击毙

巴基斯坦恐怖袭击频发

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和解协议

第18届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雅加达召开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全线暴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因涉嫌性侵犯被捕

美国乔普林市遭龙卷风袭击

也门安全局势急剧恶化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法国多维尔举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在欧洲蔓延

6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门总统府遭炮击

美洲国家组织大会召开

联合国气候变化第二轮谈判举行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

“基地”组织产生新***

世界遗产大会举行

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

宣布从阿富汗撤军

国际刑事法院签发针对卡扎菲等人的逮捕令

拉加德当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总裁

希腊议会通过新经济紧缩

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召开

7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丹领海发生海难

刚果(金)发生空难

南苏丹共和国宣告成立

俄罗斯伏尔加河发生沉船事故

印度发生火车出轨事故

印度孟买遭连环爆炸袭击

美国航天飞机项目落幕

挪威发生爆炸和枪击

摩洛哥发生坠机事故

联合国发布《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

韩国暴雨造成死亡

刚果(金)发生沉船事故

朝美代表就重启六方会谈开始接触

美国会两党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

8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总统签署提高债务上限法案

穆巴拉克接受审判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美国发射“朱诺”木星探测器

英国多个城市发生骚乱

非洲之角地区旱情严重

以色列轰炸加沙地带

第三届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峰会举行

利比亚反对派攻占的黎波里

联合国驻尼日利亚机构大楼发生爆炸

飓风“艾琳”袭击美国

当选日本新首相

9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台风“塔拉斯”肆虐日本

俄罗斯一架客机坠毁

第42届太平洋岛国论坛***会议举行

坦桑尼亚渡轮沉没

美国举行活动纪念“9?11”十周年

第66届联合国大会开幕

印度锡金邦发生地震

阿富汗前总统拉巴尼遇袭身亡

“超光速中微子”挑战相对论

巴勒斯坦递交加入联合国申请

10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逝世

美国纽约“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持续蔓延

巴以达成并落实换俘协议

利比亚前***卡扎菲被俘身亡

西班牙“埃塔”组织宣布放弃武装斗争

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首批两颗卫星发射升空

宣布年底前撤离全部驻伊美军

土耳其东部发生强烈地震

世界人口达到70亿

欧元区***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

泰国遭遇巨大洪灾

北约结束在利比亚军事行动

11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戛纳举行

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称伊朗曾试图发展核武器

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在夏威夷举行

东盟首脑会议及东亚系列峰会在印尼召开

卡扎菲次子和利比亚情报部门前负责人被抓获

美国会减赤“超级委员会”未达成协议

也门总统萨利赫签署移交权力协议

阿盟决定对叙利亚实施制裁

德班气候大会开幕

12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盟再次扩大对伊朗制裁

希腊举行24小时罢工抗议紧缩政策

日本一监狱445人食物中毒

逾2万名纽约劳工街头抗议不公

世界首次应对互联网攻击跨国演习在东南亚举行

希拉里访缅开破冰之旅

拉美和加勒比首脑峰会开幕

德黑兰爆发新反英示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遭遇十多年来最大强风

新西兰发生5.7级地震

阿盟公布对叙制裁名单

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凯恩退选

英国17年来首迎中国大熊猫

日本福岛核电站污染水净化装置发生泄漏

墨西哥出现70年来最严重旱灾

以色列总理称将取“猛烈手段” 保卫国家安全

俄公布杜马选举计票结果

美国宇航局证实发现首颗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

阿富汗两座清真寺爆炸 58人死亡逾150人伤

希腊议会投票通过2012年财政紧缩预算法案

阿富汗总统称什叶派遭爆炸袭击

也门宣布成立新过渡

埃及新内阁宣誓就职

美国各地高调纪念珍珠港70周年

美国近千示威者封锁白宫附近要道

伊朗电视台播出坠毁美无人机画面

欧盟峰会开幕

德班气候大会闭幕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3777人夜间持火炬集体游行

刚果(金)大选骚乱致4死 143名示威者伦敦被捕

莫斯科2.5万人集会抗议选举舞弊 俄总统公开回应

北约宣布将在年内永久撤离驻伊拉克军事训练人员

比利时东部城市列日发生手榴弹袭击及枪击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正式宣布驻伊美军任务结束

朝鲜最高***金正日逝世

叙利亚释放755名在押人员

缅甸仰光仓库爆炸并引发大火

国际原油论每桶多少美元,请问,一桶怎么换算成中国的一升啊

因汇率实时波动,您可以参考招商银行外汇“实时汇率”(加拿大元),请进入招商银行一网通主页,点击页面中部的“ 实时行情-外汇实时汇率”查看(点此进入网页链接)。具体汇率请以实际操作时汇率为准。

如需查询历史汇率,在对应汇率后点击"查看历史"。汇率实时波动,仅供参考。

您也可在招行主页,点击页面中部的“金融工具-外币兑换计算器”或“外汇-外币兑换计算器”试算(点此进入网页链接),选择对应的外币,钞汇类型,输入金额计算,外币兑换计算器的数据、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具体以办理业务或交易实际结果为准。

(应答时间:2022年3月24日,最新业务变动请以招行为准)

1桶(bbl)=0.159立方米=159升=42美加仑

1桶(bbl)=0.14吨(原油,全球平均) 或者 1吨=7.3桶(bbl)(原油,全球平均)

2012年7月2日国际市场原油现货价格为:WTI 83.49美元/桶、布伦特95.505 美元/桶、迪拜94.42美元/桶 、辛塔102.44美元/桶。前者为大家更常指的国际油价(美国德州中质油价格),后三者为我国成品油参考的国际三地原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