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买车的人进 现在买车一个月的费用要多少 比如说1.0排气的 1.8排气的 都说一下 我是哈尔滨的 油价4.8元

2. 俄罗斯经贸概况及油气安全战略

哈尔滨油价今日价格92_95今日油价哈尔滨行情

从近段时间的最新玉米价格行情来看,市场走势整体是偏强的,比如华北、东北等产区的玉米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的上升趋势,而山东地区部分玉米企业收购价格也回升到了每斤1.35至1.45元之间。其实按照往年的情况,此时应当是新季玉米大量上市的时候,玉米价格大概率会降低,但今年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产区玉米的收割、上市进度都将延后一段日子。那么玉米现在多少钱一斤?能涨到1.5元吗?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下2021年11月份玉米价格最新行情预测。

玉米现在多少钱一斤?

山西地区:山西阳泉市盂县干玉米1.41元一斤;山西朔州市应县干玉米1.1元一斤;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干玉米1.5元一斤;山西运城市永济市干玉米1.5元一斤;山西忻州市定襄县干玉米1.42元一斤;山西临汾市蒲县干玉米1.1元一斤;山西吕梁市文水县干玉米1.05元一斤;山西吕梁市汾阳市干玉米1.33元一斤等。

内蒙古地区: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干玉米1.4元一斤;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干玉米1.25元一斤;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干玉米1.39元一斤;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干玉米1.48元一斤;吉林长春市九台区干玉米1.35元一斤;吉林长春市二道区干玉米1.2元一斤等。

吉林地区:吉林长春市德惠市干玉米1.19元一斤;吉林长春市榆树市干玉米1.25元一斤;吉林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干玉米1.1元一斤;吉林四平市双辽市干玉米1.23元一斤;吉林白山白朝鲜族自治县干玉米1元一斤;吉林白城市大安市干玉米1.29元一斤;吉林白城市洮南市干玉米1.25元一斤等。

黑龙江地区: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干玉米1.31元一斤;黑龙江哈尔滨市道外区干玉米1.13元一斤;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干玉米1.26元一斤;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干玉米1.25元一斤;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干玉米1.18元一斤;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干玉米1.16元一斤等。

山东地区:山东济南市市中区干玉米1.43元一斤;山东东营市东营区干玉米1.3元一斤;山东东营市垦利区干玉米1.3元一斤;山东潍坊市安丘市干玉米1.5元一斤;山东潍坊市诸城市干玉米1.35元一斤;山东威海市乳山市干玉米1.2元一斤;山东临沂市沂水县干玉米1.5元一斤;山东菏泽市成武县干玉米1.5元一斤等。

注意:以上部分玉米产区价格报价均来自惠农网产地行情供应大厅,仅供参考。

玉米价格能涨到1.5元吗?影响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

玉米价格此番上涨趋势主要以东北、华北、山东等地区较为明显,尤其是山东地区一些地方玉米价格已经上涨到1.5元,主要原因是到货量较少,贸易商不得不提价收购导致,粮食种植户朋友的持粮惜售心理也特别明显。那么导致此次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有哪些呢?

1、运费上涨

此次部分产区的新季玉米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上市进度较慢,整体水分较高,不利于长期储存,下游饲料、深加工企业普遍以随收随走为主,整体建库意向不大。油价上涨带动了运费价格重心抬升,到货成本明显提升,而下游饲料、深加工企业库存普遍不高,下游企业不得不连续提价来吸引玉米到货量增加。

2、烘干成本上升

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持续上涨,而受煤炭价格上涨影响,新季玉米烘干成本抬升明显,所以烘干成本的上升最终也会反应到玉米的市场价格当中。

3、玉米整体供应不及预期

前面我们也说到过按照往年的情况,此时应当是大量新季玉米上市的阶段,但今年部分玉米产区受到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玉米收割、上市进程都减缓了速度,整体上市时间约较往年延后15-20天左右。另外,个别地区的收割进度也普遍变慢了。短期内由于供应的紧张,玉米市场价格还将坚挺,等后期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以后,价格可能会有所变化。

2021年11月玉米价格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趋势都是以涨为主,各地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都有小幅度的上升,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新季玉米暂时还没有全面上市,疫情对一些玉米产区的影响仍然存在,再加上油价、煤炭价格的上涨,烘干塔开工趋于正常,成本上涨导致新季玉米价格坚挺,贸易商观望心态加重,物流方面对东北玉米行情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而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到货量继续减少,也对山东地区的玉米价格上涨起到了支撑作用。今年玉米产量、进口量和大量替代饲料对玉米价格压制作用还是比较大的,玉米在供给方面缺口与去年相比肯定是明显减少。所以整体价格大概率还是处于震荡为主,涨幅范围不会太大。

从目前种种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上来看,11月份玉米价格行情还有很多变化存在,不过整体上应属于短期震荡,总体向好,因此建议手里有粮的朋友可以随时关注市场动态,顺势销售,争取卖一个好价钱。

通常情况下,玉米市场价格整体情况都是主要看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山东等主产区,此次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新粮滞后上市,且这个季度本身也是养殖业的消费旺季,对饲料原材料的需求较大,玉米种植户朋友惜售心理较强,玉米价格自然呈现上涨趋势。不过后期预计十一月份中旬左右时,东北等产区的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以后,玉米价格当前“高涨”的趋势会有所缓和。目前来看,部分玉米市场流通货源仍以陈粮为主,而现阶段饲用优质陈粮供应偏紧,市场报价整体相对来说较为坚挺。

买车的人进 现在买车一个月的费用要多少 比如说1.0排气的 1.8排气的 都说一下 我是哈尔滨的 油价4.8元

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趋势

(1)落实“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其中就提到了要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这些港口都是我国主要的集装箱港口,应当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例如,有条件的港口要“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业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码头运营商。从陆上通道来讲,我国沿海及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要积极开辟并建立沟通中欧的集装箱海铁联运通道和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同时,加快参与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

(2)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十八以来,受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及转型发展的影响,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速度也在放缓。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1.6亿吨,同比增长4.8%,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093万TEU,增长6.1%,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1.3个百分点。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重,不确定因素增多,推动增长、增加就业、调整结构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今后面临的困难可能还要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在2015年工作报告中将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调整为7%左右,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是呈正相关的。预计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国港口吞吐量增长速度可能会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但我国货物贸易大国、能源进出口大国的地位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我国港口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总体上会处于平稳发展的阶段,即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将进入中速或中低速增长的“常态”。

(3)积极应对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联盟化的发展

对于集装箱运输来说,船舶大型化并不仅仅意味着单位运输成本降低,更在于未来集装箱班轮公司及其联盟将依靠船舶大型化构建起全新全球航运网络,即由传统钟摆式改为轴幅式,挂靠港减少,单次航程综合成本降低。对集装箱港口来说,船舶大型化一方面意味着对港口能力的挑战,包括航道、码头水深、装卸设备、装卸时间、集疏运能力等,另一方面未来将引起集装箱港口地位格局重新调整。为保证大型船舶的货源充足,地区主枢纽港必须有足够的支线进行喂给,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和喂给运输组成的集装箱运输格局将逐渐形成,集装箱港口也由此分工成枢纽港、支线港和喂给港。因此,我国集装箱港口要积极用合作共赢、合理分工等有关措施来应对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联盟化的发展。

(4)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服务

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全程物流是将腹地范围内的货代、船代、公路运输商、铁路运输商、船公司、港口服务商等各个方面的进行分工合作,为货主设计全程物流方案,提供满足货主运输需求的相应服务,使得货物从发货地开始就能够实现整个运输的安全、及时,并达到低运输成本。此时的港口不在仅仅是运输中的一个环节了,而是控制全程运输的主要物流经营商,全程物流经营商要开展的业务范围也较多,包括码头经营、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多式联运、集装箱拆装箱、简单加工包装等等,这些业务的开展将改变港口原来的装卸、仓储等单一功能的局面,进一步优化港口经济增长方式。港口企业只有重视掌握客户的供应链需求,为客户直接提供全程物流服务,才能更有效地营销港口企业自身。如山西怀仁某瓷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天津港物流发展公司凭借着堆场、机械设备、报关报检、海运订舱等优势,为该企业提供了全程物流服务,帮助该企业解决了堆存、报检、海运订舱等方面的困扰,降低了出口货物的物流成本,从而赢得了该公司的青睐,委托天津港负责发运其装载瓷器的内外贸集装箱。天津港定制的全程物流方案成功后,山西省其他出口企业也纷纷慕名前来要求合作。据了解,目前天津港已先后成功开发了PVC树脂、再生、液体化工、集装箱配件、高岭土等多个全程物流项目。天津港全程物流服务的成功案例,正是其满足客户供应链管理需求的生动体现,将促使天津港从码头营运商实现向物流营运商的业务拓展。

(5)开展以“门到港”、“港到门”为特色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服务

以集装箱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是港口开展物流服务的重要方面。而我国港口的多式联运体系还并不完善,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多式联运将成为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重点,建议港口企业要充分发挥港口枢纽衔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以港口集装箱为重点加快推进多式联运,积极发展铁水联运、海河联运、水水中转、甩挂运输。以集装箱铁水联运为例,港口是集装箱多式联运最重要的枢纽节点,而铁路是综合运输体系中大运量、长距离地面运输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港口集装箱货源地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更应充分发挥铁路的作用,加快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优化港口集疏运结构,促进我国港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港口企业重视开展为客户提供以“门到港”、“港到门”为特色的港口物流服务。如近年来,大连港与铁道部门合作,在已开通大连至沈阳、长春、哈尔滨等集装箱干线班列的基础上,推出“点对点”大列内贸集装箱循环车组,开通了五棵树、吉林西、长春东、沈阳等路局管内大列循环车组,目前的内贸集装箱班列已逾50班/周。在内贸集装箱班轮方面,大连港共开辟了至广州、上海、宁波、青岛、漳州、泉州等9条航线。大连港在国内沿海港口中将粮食散装船运输改为集装箱运输,其码头企业自行设计的自动化散粮装箱设备的装箱能力达到400 TEU/天。大连港并且在沈阳东站、长春、吉林等“无水港”也建设了散改集设施,将物流服务开展到客户家门口,为东北地区玉米、大豆、水稻等大宗散粮运输提供了高效优质的全程物流服务。大连港的物流运作实践,突破了港口企业只能在港区码头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局限,而且把物流作业和服务做到了生产集聚地和消费地,根据客户的供应链需求,大力开展“门到港”、“港到门”的集装箱内陆段物流服务,逐步使港口码头业务、港口物流业务与客户的供应链融为一体。

(6)建设内陆无水港,拉近沿海港口与内陆腹地之间的联系

随着我国沿海产业逐步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内陆地区的内外贸货物通过港口运输的也渐渐增多,促使沿海港口纷纷在货源集中的内陆地区建立无水港。2002年10月,北京朝阳口岸与天津港口岸签署直通协议,这是口岸跨关区通关的有益尝试,在全国首开“无水港”先例。短短几年时间,从北到南已形成了若干“无水港”群,包括以大连港为龙头的东北“无水港”群、天津港牵头的东中西部16个省市区“无水港”群、以宁波港建立的金华、义乌、绍兴、余姚及衢州为主的江浙“无水港”群。由于内陆无水港引进了货代、船代、物流公司等相关企业和海关、国检等口岸单位,内陆地区的货主不用到沿海港口办理货物进出口审批手续,在无水港内就能享受“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内陆无水港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不仅有利于沿海港口加强与内陆地区的联系,扩大了港口腹地范围,而且也为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客户提供了便利,降低了运输成本,促使港口与口岸单位提供的服务越来越接近外贸进出口货物的内陆目的地与发送地。

 俄罗斯经贸概况及油气安全战略

固定支出:养路、车船、保险,这三项加起来大约合300元/月

还有车辆保养,维修的费用,算你开得稳重,不容易出事,摊下来200元/月

停车费总得交吧,如果有固定车位的,每月大约是200元,此外还是临时停车交的费,就算你不爱出去玩,每个月100元总是要出的。

如果业务多,经常跑高速,省道,那得交过路费,每个月200元吧。

最后是油费,以4.8元/升来算,1.0的每个月500元,1.8的每个月800-1000元。

综上所述:1.0排量的月支出1500元,1.8排量的月支出2000元。

ps:明天3月起搞燃油税,到时候费用还要增加。

一、俄罗斯的经济贸易概况

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2年12月1日,人口1.453亿,居世界第7位(俄罗斯国家概况,转自外交部网站,2003,8,14)。苏联解体后俄全盘接受美等西方国家推荐的经改药方,取“休克疗法”,推行以大规模私有化和全面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经济改革,经济连年下滑。1999年受卢布贬值和国际市场油价上扬以及普里马科夫大幅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俄经济呈现好转势头。2000年普京继续推行稳健的社会经济政策,利用国际油价一度上涨的有利形势,大力拓展国外能源市场,俄经济好转势头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指标大幅上扬。2001年俄进一步深化社会和经济自由化改革,经济增幅小于2000年,但恢复性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保持,且增长质量有所提高。2002年俄政局进一步稳定,发展经济成为当局的中心任务和朝野共识,在这一有利环境下,进一步加强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投资和经营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同时借国际油价上涨之机,获取大量石油美元。但俄经济增长受国际能源市场行情影响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002年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焦炭、机器设备、黑色及有色金属等(俄国家海关委员会,2003年)。2002年俄与欧盟国家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的36.6%,与独联体国家占17%,与亚太国家占16.4%,与东欧国家占12.9%(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年俄社会经济状况,2003年)。

二、俄罗斯的油气产储量和油气贸易概况

俄罗斯是原苏联解体后所独立的最大的国家,而其经济却一蹶不振,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也比较小,但俄罗斯是世界石油,特别是天然气大国。据不同来源的估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石油探明可储量为70亿~100亿吨,占世界石油探明可储量的8%~13%。俄罗斯2000年石油探明可储量为66.25亿吨(表8-1),其分布情况见图8-1。与1999年的石油探明可储量相比没有变化。

表8-1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储量变化表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万亿立方米)

全球42%的天然气和34%的天然气储量在俄罗斯,其2000年天然气探明可储量为48.1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38%~45%。

在俄罗斯石油工业体系有13.35万口油井和6400口气井。俄罗斯石油行业已经受了多年的严重衰退,自1992年到2000年油量大约减少了25%。俄罗斯石油工业是一个资本密集、生产技术过程复杂、多专业纵向一体化的行业整体。在原油生产方面、俄罗斯有130家石油股份公司,其产量水平见表8-2。但是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停产油井在大幅度减少,投产新井大幅度增加。

图8-1 俄罗斯油气区分布图

(据李国玉,2001)

表8-2 1998年俄罗斯联邦石油开企业生产状况

(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1999)

俄2002年原油产量达到3.7963亿吨,比2001年增产3140万吨,约增长9%(孙永祥、刘倩如,俄罗斯燃料能源工业一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第四期)。俄罗斯2000年石油产量为32300万吨,比1999年增加了8.94%。俄罗斯天然气2002年的开量达到594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产137亿立方米,约增长2.4%,其2000年的天然气产量为5450亿立方米,比1999年减少了20.%(表8-3)。

表8-3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产量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据BP2001;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

俄罗斯每年向本国市场供气超过3000亿立方米,通过管道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约1200亿立方米,占欧洲天然气市场需求的25.7%,此外,还向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出口天然气近800亿立方米。1998年俄罗斯共向国内外供应天然气为5900亿立方米,其中59%供应俄罗斯联邦,25%流向欧洲市场,16%供应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各国。俄罗斯1998年的天然气贸易量为1194亿立方米,而1999年的贸易量为1255亿立方米,增加了5.1%。1999年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增加5.1%,达1255亿立方米。输往中欧的气量减少5.2%,减到393亿立方米,向西欧国家(包括土耳其)出口862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10.7%)。亚(马尔)-欧(洲)输气管道波兰段的完工以及德国段的扩容增大了向德国的出口能力,目前德国是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进口国,年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能力达到191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14.4%。随着新的天然气进口合同生效,土耳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上升30.3%,达88亿立方米。希腊也大幅度增加了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达15亿立方米。

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油气出口大国。每年通过管道出口天然气1303亿立方米,出口石油1亿多吨。它的大量石油运往意大利、爱尔兰、德国、英国、瑞士和匈牙利。此外,还向希腊、奥地利、波兰、西班牙、加拿大、丹麦、美国、土耳其、芬兰、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以及古巴、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等国出口石油。欧洲占俄罗斯石油出口量的95%,其中,中欧占46%,南欧占26%,东欧占21%,北欧占2%。2002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达1.845亿吨,比上年增长13.8%;汽油出口量达到5800万吨,增长14.3%;重油出口量达到2580万吨,增长38.7%;天然气出口量达到1864亿立方米,增长3%(孙永祥等,2003)。

至2000年底,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21.3万公里,2002年输油气总量209亿吨公里(俄国家统计委,2002)。

目前,俄罗斯正在就俄罗斯的石油向亚太市场出口而努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俄就签署了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石油并共同出资修建输油管道的备忘录,但关于俄罗斯是把石油输往中国(安加尔斯克—大庆),还是输往太平洋沿岸(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见图8-2)合算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很久,俄一直在两个方案中举棋不定。这主要是日本从中想获得一些油气利益。为了与中国竞争,日本官员也用各种方法向俄罗斯频频示意:日本准备将俄罗斯作为其固定的石油进口国,改变过度依赖波斯湾国家石油供应的现状。目前,波斯湾是日本石油的第一大进口地,占其进口总量的82%,但是今后日本承诺每年从俄进口近5000万吨石油,这相当于其年进口量的四分之一。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访问莫斯科时,曾表示日方愿参与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这条长3765公里,耗资38亿至56亿美元的石油管道建设,并许诺在以后的几年中向俄罗斯石油工业投资80亿~100亿美元。

图8-2 东北亚石油管线方案示意图

(据新浪网,2003)

三、俄罗斯的油气消费

1.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和油气消费

自从原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经济出现低增长或负增长,这样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消费也进入低迷状态(表8-4和表8-5)。

表8-4 俄罗斯的人均GNP及其经济增长 (单位:美元/人)

(据《能源政策研究》,2000.4)

表8-5 俄罗斯的石油及天然气消费(单位:石油为百万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俄罗斯近几年每年的天然气消费量为3772亿立方米,石油消费量为1.23多亿吨。

2.俄罗斯的油气消费结构

俄罗斯的油气消费水平比较高,特别是天然气高达50%以上。俄罗斯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见表8-6。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见图8-3。

表8-6 1998~1999年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及结构

(据中国矿情通报——能源矿产专辑.2001)

四、俄罗斯的油气安全战略

1.俄罗斯储备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大国,其生产的油气不但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且有大量的出口。因此俄罗斯近几年不用担心其油气消费的供应安全问题,但是俄罗斯目前仍有许多的油气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图8-3 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油气储运》,2000年第6期

俄罗斯油气安全问题是:

1)国内石油产量在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里从5亿吨逐步下降到了3亿吨。但是出口还不可能迅速地减少。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生产和地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伏尔加的油气产量在全俄罗斯的比重开始下降。到目前为止储量很高。从今后5—10年看,俄罗斯必须在它的油气区找到足够的,才能替补或保持全国油气产量的稳步增长和出口的需要。新的油气区主要是在季曼诺—伯朝拉地区、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里海地区和北部大陆架,但是前景都远不如老油气区,而且开发的成本相当高。

3)由于俄罗斯的油气出口比例比较大,受石油价格波动和外部市场的影响之大直接威胁俄罗斯的外汇和经济基础。

4)目前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岛东欧管道运输仍然面临支付问题,而新的通道建设面临资金问题。亚太地区的需求量潜力巨大,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但是本地区的市场开发还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有待和工业界的密切配合和解决。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主要体现在《21世纪前20年的能源战略规划》,其总体思路是从全俄罗斯的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出发,重新认识和确定能源战略和政策。在今后的20年里,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战略转移和强化开发是主要内容。

抓紧油气勘探开发。俄罗斯目前的油气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据统计俄罗斯大体有65%的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和85%的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位于西西伯利亚。但俄罗斯巨大的后备油气在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北部和大陆架。按目前的规划,东西伯利亚的产量比重可以提高到15%~20%。出于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比较成本优势,俄罗斯已经并将继续在中亚、伊拉克、利比亚、印度和南美一些国家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其次俄罗斯在本世纪初还将建设第二条到欧洲的天然气管线、到亚太地区的油气管线和控制中亚油气出口的管线。

在保持石油供应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发展战略:

1)开发西西伯利亚天然气,特别是亚马尔半岛的天然气。

2)扩大天然气出口,巩固欧洲原有的天然气市场份额,开辟亚太地区天然气新市场。

3)进一步提高国内城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气化水平,优先满足商业、民用和农业部门的天然气需求,扩大电站的天然气消费量。

4)进一步修复、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加速建设新的长输管线。

2.俄罗斯油气的储运

俄罗斯管道运输约占全国货运周转量的60%和占货运量的30%。俄罗斯石油运输股份公司和成品油股份公司负责原油和成品油的运输业务。这两家公司是按照1992年7月1日俄联邦总统令决定组建的。

通过输油干线向国内消费者提供石油并向国外出口。俄罗斯的输油干线总长度超过4.8万公里。随着俄罗斯石油产量和输油管道运量(指相当于设计能力的一般)的下降,地区性输油管道系统的效率和作用随之削弱。输油干线老化形势更加严重。为保证管道的可靠性,必须经常检查管道线路部分和泵站的设备,发展管内诊断是提高这项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针。

从表8-7的数据不难看出,规模很大的俄罗斯输油业与西欧相比是落后的。除了自然气候条件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很长的距离决定的。例如,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消费的燃料和动力占全国消费量的60%以上、而自产的一次能源只占46%。1994年俄罗斯运输1吨原油和成品油的平均运输距离为2133公里,而法国为300公里,英国为147公里,挪威110公里。

表8-7 俄罗斯及西欧国家的油气储运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俄罗斯统一供气网管道总长为14.88×104公里(不包括配气管道),其中设有5508座干线阶段阀,河流穿越2000多处,在管网中设有地下储气库22座,在气田、输气干线和地下储气库共设有压缩机站250座,输气干线按不同直径构成见表8-8。

表8-8 俄罗斯不同直径输气管道所占比重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3.俄罗斯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

俄罗斯联邦和燃料能源部提出,当前对外能源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用外交手段使国家参与平等的国际能源合作,巩固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同时要在对外经济和地缘政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为此俄联邦的确定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是:

1)把独联体国家放在其能源地缘政治的首要地位。俄很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发展合作。俄对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战略是发展和深化一体化进程。

由于美国借助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而在中亚地区大动干戈,派军队留守在中亚地区,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渗透中亚和滨里海地区,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益。这对俄罗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俄能源外交在此地区最优先的工作是参与独联体国家间多边和双边能源合作,防止美国在该地区的进一步渗透。与此同时,必须保证新独立国家的利益,以及在利益平衡基础上进行最大限度的能源合作。

2)确保欧洲作为俄罗斯的传统能源出口地。俄罗斯在此地区的主要任务是,保留对临近的欧洲和非洲以及中亚国家的竞争力;使俄罗斯能源企业参加东欧和东南欧地区的能源产品出售、当地能源企业的股份制和私有化,保证以优惠的价格和可靠的条件将俄能源输向西欧;建立有欧洲伙伴投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

3)中近东既是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是其潜在的财源。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主要的能源地缘政治是为俄能源公司参加有关该地区的能源项目创造条件;巩固俄罗斯在土耳其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保留俄罗斯作为向土耳其供气的主角等。

4)把南亚和亚太地区作为俄罗斯能源地缘政治考虑的特殊地区。俄罗斯将扩大与该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目的是要找到理想的能源出口市场。

俄罗斯正加紧与中国进行谈判,以便建立走向中国特别是东北亚市场的油气管道。目前正在论证的管线有:

图8-4 东北亚管线地理分布图

(据胡见义,2001)

路线一:伊尔库茨克州→满洲里→哈尔滨→沈阳→大连→仁川

路线二:A.管输天然气到萨哈林岛南端的南萨哈林斯克,经液化后,以LNG方式销往日本、韩国、中国沿海等地区,其中以日本为主要消费市场,直接参与东南亚地区的LNG市场竞争。

B.萨哈林→海参崴→图们江地区→朝鲜→韩国

路线三:伊尔库茨克州→乌兰巴托→北京→日照→韩国(日本)

路线四:雅库特→黑河→大庆→沈阳

以上管线见图8-4。

俄罗斯不仅发展与中国、日本、韩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双边合作关系,还要发展多边关系。

5)美国既是俄罗斯的竞争对手,又是难得的伙伴。俄罗斯对美国取了既斗争又联合的办法,无论在里海、中东等“热点”地区,还是在俄罗斯国内产油区都出于自身油气工业发展的需要和战略上的考虑,与美国进行着“秘而不宣”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