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国际油价预测_国际油价震荡上扬明天国内油价或上涨
1.矿产品价格
2.哪个化工行业随着原油价格上涨而下跌
3.预警!油价“骤降”,猪价“飞天”,小麦持续落价,发生了啥?
4.今年煤炭价格大涨的原因有哪些?
5.美元指数 原油(商品)的关系
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仍在不断深化,进一步渗透到与房贷相关的美国金融领域,金融领域的风险在加大,由次贷导致的危机有可能进一步迅速蔓延全球。危机失控的后果将十分严重,不仅美国金融危机到了更危险的阶段,而且对全球范围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因此,从更深层次剖析美国次贷危机现象的形成和实质以及近期影响、防范金融风险依然很有必要。
自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2008年7月,美国资产价格泡沫依次破灭,许多持有次级房贷的银行和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金融产品的风险及流动性短缺进一步扩散,并引发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到2008年7月,历时近一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一度似乎出现缓解迹象,甚至有些国际金融机构和学者乐观地估计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实际上今年以来美国房地产业持续低迷、房价继续下跌,在恐慌情绪下许多美国银行业股票被抛售,银行挤兑现象不断增多。从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看,房地产价格仍有下跌的空间(有关机构预计美国房价还将有近10%的下跌空间),弥漫在市场上的恐慌情绪没有消除。由此可见,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仍在不断深化,进一步渗透到与房贷相关的美国金融领域,金融领域的风险在加大,由次贷导致的危机有可能进一步迅速蔓延全球。危机失控的后果将十分严重,不仅美国金融危机到了更危险的阶段,而且对全球范围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因此,从更深层次剖析美国次贷危机现象的形成和实质以及近期影响、防范金融风险依然很有必要。
一、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深化的现状
2008年7月以来,先是美国著名房贷银行印地麦克银行因客户大量取款引发流动性危机而倒闭(6月底该银行出现支付危机至7月初倒闭的11天时间内,客户提走了约13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倒闭银行,仅次于1984年破产的美国大陆伊诺伊国民银行。紧接着,由美国政府支持的两大按揭信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股票遭到大量抛售,股价一周内曾跌去五成,一年之内市值损失了八成。7月25日,又有两家小银行--内华达州的第一国民银行和加州的第一传统银行宣布破产。至此,今年以来受次贷危机恶化影响美国已有3家银行倒闭。目前,美国许多银行和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或面临着倒闭的风险,或出现巨额亏损,甚至美国花旗与美联银行等大银行今年以来也严重亏损。据公布的第二季度业绩,花旗与美联银行亏损额分别达到25亿美元(比预期的要少)和88.6亿美元。在美国万家银行和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中,今年第二季度就有近100家银行和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危机。美国的房屋按揭贷款市场规模高达6.5万亿美元,比美国国债市场要大。目前,次级按揭贷款占房屋按揭贷款市场总规模的12.6%。在次贷风波中,专门放贷给高风险借款者的美国贷款机构一直在违约案上升和按揭者丧失抵押品赎回权问题上一筹莫展。而美国次贷危机向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的渗透,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为此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次贷危机已超出了次贷的领域,正不断向银行和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扩散,美国新一轮次贷危机可能是美国金融领域危机的“前奏”,次贷危机将有可能逐渐演化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并引发新一轮全球性金融动荡。
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标准化的债券出售给各类金融机构的投资者(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一些国家的央行以及主权基金等金融机构),再加上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迅速膨胀,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化和波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次贷危机不仅给美国金融领域带来巨大变化,而且还在持续不断地扩展到美国之外有关国家和国际市场,引起全球各主要市场的震荡,股票市场反应更为强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与次贷危机相关的损失已超过2万亿美元,潜在的损失可能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美国GDP的20%以上。尽管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是美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和市场利率上升,但暴露出的是贷款机构降低信贷标准、忽视风险管理、借款人过度借贷以及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等问题。由于类似的问题在其他信贷市场也始终存在,因此次贷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其他信贷市场问题的担忧,造成更多的恐慌。今年以来美国许多银行和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出现的种种困境,反映了美国金融系统长期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隐患,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酿成全面的金融危机。
从当前美国的金融状况看,尽管美国政府向市场大量注资,并对有关银行和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给予特别融资等救急措施,加之降息预期的存在,暂时也许会缓解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及防止可能出现的全面性金融危机,但由于目前信贷紧缩及金融市场的压力仍然存在,市场上悲观气氛浓厚,受次贷危机深化影响导致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各种危机隐患仍难以排除。再加上国际油粮价格仍相对高企,由此引发的通膨压力使美国在联邦基准利率上进退两难。由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目前已降到2%,继续降息刺激经济的空间已极为有限。因此,美国经济和金融形势的诸多不确定性,使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深化带来的进一步影响能否缓解,在未来的几个月内依然前景未卜,还没有足够的根据可以断言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见底。
近期美国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的进一步释放,表明美国次贷危机还在不断深化,冲击力仍在持续,美国再次面临着金融领域的风险和经济的衰退。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经济衰退和金融动荡,与美国历次的经济大萧条较为相似。这反映在银行及金融机构因次贷的巨额损失及房地价格大幅下滑导致违约贷款金额剧增,致使相关金融机构遭受严重损失,并造成经济的持续下滑。同时,国际粮食与原油价格高企形成的通膨压力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能力及企业投资意愿,加剧了经济的衰退,使美国面临着经济与金融的双重考验。
二、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次级房贷危机是典型的政府鼓励居民购房,金融机构又将房贷资产证券化而导致的流动性短缺的金融领域危机。但从美国目前的次贷危机看,表象是房地产业泡沫破裂而形成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是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长期失衡,最终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其实质是资产价格泡沫破裂释放到金融领域的严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向全球扩散以来,其主要焦点集中在更深刻的国际金融市场问题上,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失衡,甚至国际金融体系变化带来的失衡等。国际金融市场失衡的概念较为复杂,其中包含诸多金融领域的问题,如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及由此带来的货币和汇率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贸易失衡和通胀等全球经济问题。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失衡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十分严重,并扩散至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宏观领域。其根本原因是美国赤字增长和全球贸易不平衡,以及美元贬值、利率差别和投资资金无序流动。无疑,全球金融失衡是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在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下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的增长和需求的增加使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十分明显的特征,即在全球范围内大量资金源源不断流入房地产行业和矿产、能源等资源行业的实体经济领域。由于全球流动性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领域的速度和规模达到了一定的甚至是疯狂的程度,不仅导致了国际金融领域严重失衡,也推动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而随着近年来美国房地产泡沫的不断积累,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长期失衡出现的危机首先从次贷危机反映出来。由于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失衡十分严重,不仅次贷危机难以在短期内缓解,还有可能进一步演变成金融领域的全面危机。
由于近年来经济和需求的增长主要表现在新兴经济体中,西方发达国家总是以此为口实将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归咎于新兴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但目前国际金融领域的失衡、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和通胀的症结并非如此。从国际金融体系看,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失衡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差别上,导致全球流动性资金大量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部分投资资金,另一方面经济和需求的增长也在不断消化“热钱”的流入,即使存在着泡沫也是经济和需求增长过程中的泡沫,而不会引发全球性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同时,全球投资资金流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弥补了这些国家资金的短缺,在一定意义上有益于国际金融领域的平衡,缓解了发达国家长期流动性过剩出现的局面。而发达国家内部之间出现的资金过度流动,不是反映在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或贸易失衡这些宏观层面上,而是反映在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领域之间的失衡。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其在发达国家的蔓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为发达国家内部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领域间的失衡最为严重,所以美国次贷危机首先冲击的是西方经济体,而不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因此,显而易见全球范围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不是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如果说有一定的关联,也不应反映在资产价格泡沫的金融领域。从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角度看,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实体经济行业出现了过快增长,全球流动性资金过度流入实体经济,使国际金融领域失衡现象进一步恶化,国际资金流动更加无序。同时,美国房产业高速过快发展推动房产价格过快上涨,拉动了与此相关的房贷行业和次贷证券市场的发展,房贷行业和次贷证券市场的膨胀又使金融经济领域筹借到的资金加速投入房产建筑业,这种逐步升级的循环投资方式形成了资产价格泡沫,最终必然崩溃。与此同时,美国房贷行业和次贷证券市场的膨胀使许多国家和金融机构卷入其中,资产价格泡沫的破裂也必然在全球蔓延,美国次贷危机向亚洲的蔓延,与其说是扩散还不如说是转嫁危机。
另外,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矿产、能源等资源行业的实体经济领域的过度投资以及在农产品补贴等问题上的做法,为全球通胀埋下了“伏笔”,并为矿产品、石油和粮食期货市场上的大肆投机提供了刺激因素。此外,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失衡问题愈演愈烈,特别是次贷危机带来的美国资产泡沫崩溃和美元贬值在国际货币市场进一步演变为货币政策和汇率等领域的问题,使国际金融失衡问题更加复杂化。甚至有人预言如果出现新一轮经济危机将有可能从金融领域开始。
三、美国次贷危机更广泛的影响
美国的次贷风波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需要对次贷危机的延伸进行新的认识并高度重视。由于目前美国房价暴跌引发的次贷危机仍在不断加深,不仅使有关从事次贷的银行危机四伏,而且正逐渐渗入从事次贷以外的住房抵押贷款行业。再加上市场恐慌因素导致投资者从房地产市场抽逃资金,加剧了流动性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由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大量释放引发的次贷危机有可能向住房抵押贷款继续延伸,演变成更为广泛的金融危机,从而加大美国金融市场上的动荡并向全球扩散风险。
从全球范围看,本轮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许多地区金融市场造成的巨大影响,可能严重削弱投资者对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消除对美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恢复的期望,加剧美元的进一步贬值,加重资本市场的恐慌气氛,一有任何风吹草动不可避免导致市场动荡加剧。据统计,目前外国投资者总计持有22%左右已发行的美国政府机构长期债券,规模约1.4万亿美元,其中不乏与美国房贷金融机构有关的债券,中国和日本是此类债券的最大的投资者(其中中国约占外汇储备的38%,日本约占24%)。如果美国政府为进一步缓解次贷危机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美元贬值“风潮”,从而直接使许多持有巨额美元债券的银行与金融机构遭受重大损失。特别是一旦这类债券缩水,中国和日本将首当其冲。从日本的情况看,日本持有的美国机构债券最多的是私有公司和商业银行债券。近年来由于日本企业贷款需求持续低迷而客户存款却继续增长,日本银行一直在大举投资机构证券等海外债券,美国机构债券被认为既安全可靠又能提供高收益率。美国机构债券成为日本私有公司和商业银行主要的投资渠道,因此日本私有公司和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更严重,有可能直接导致日本金融市场的动荡。而日本的一贯做法是一旦国内出现金融动荡便从海外抽调资金稳定国内市场,变相向海外其他金融市场转嫁国内出现的危机,此举对亚洲地区影响最为广泛。我国与日本有很大的不同,我国所持的美国机构债券大部分都是以政府以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的,在美国新一轮次贷危机的冲击中我国也未能幸免(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我国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债券达到3760亿美元)。另外,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不仅导致全球信贷市场进一步紧缩,同时也波及到股市地产板块。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震动了整个国际金融领域,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危机将进一步扩大及美国经济将受到进一步负面影响而纷纷抛股,拉低了与房地产和与房贷相关的金融类股票。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球50个主要股市的总市值急剧减少至不足53万亿美元,市值与去年高峰时期相比至少蒸发了10万亿美元,平均跌幅超过了17%。其中股市上房地产类股票多次出现集体跳水,在不到七个月的时间里全球房地产类股票跌幅多则50%以上,少则也在10%以上,在全球各地股市房地产类股票跌幅最大。
当然,尽管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对我国的直接影响并不突出,但间接的影响不可避免。首先,美国新一轮次贷危机意味着外部金融环境更加不确定,特别是由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债券投资者不愿承担次贷危机带来的更多风险,必然要转嫁危机。其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不断升值,再加上未来我国市场增值预期十分明显,我国就成了次贷危机的“避风港”。特别是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目前国际“热钱”不但没有撤出中国的迹象,而且还在不断涌入。尽管大量资金流入并不一定是坏事,至少使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资金十分充裕,但由于流入我国金融市场和房地产行业的“热钱”大部分是投机性质的,在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上会在一个合理的估值区域伺机而动甚至兴风作浪,加大了国内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另外,投机性“热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热钱“的载体既多样化又很难监测,其规模和走向难以判断,增大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管理难度也就进一步加大。虽然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化与我国金融机构的关联度不是太强,但毕竟有一定的牵连,其中包括:
(一)由于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在不同程度上涉足美国抵押贷款债券,因而损失较大,金融领域面临着重大风险。据美国官方统计,到2008年5月底我国金融机构持有的美国机构债券高达4333亿美元。如果美国经济得不到有效改善,抵押贷款债券资产市场的估价值继续下降,不仅全球经济将陷入严重的危机和资产变量的重估,我国金融机构也将面临着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国家外汇储备资产安全面临着威胁。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和外汇资产大部分是美元单位,如果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深化,我国持有的大量美元外汇储备和美元外汇资产的实际价值将大幅缩水,承担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深化影响带来的巨大风险。
(三)人民币升值和出口下降压力进一步加大。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恶化的可能以及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的增大,短期内美元弱势将难以改变,人民币在美元贬值的驱使下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美国贷危机继续的深化和美元的不断贬值,将降低美国居民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从而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下降,使我国部分出口企业的生存条件恶化。
(四)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受美元贬值影响。以美元单位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如粮食、原油和黄金等的价格有可能将进一步上扬,全球性通胀将继续恶化。通胀风险加大将导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加深。
(五)股市和资本市场的风险加大。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市场对美国和全球经济前景预期悲观,将有可能导致美国乃至全球股市持续低迷,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全球股市风险将不断增大。如果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演化,可能会使一些投资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境外机构撤回资金,我国资本市场和股市将承受更大的风险。
另外,从金融机构的承受能力看,美国的次级贷款市场仅仅是贷款市场的一个部分,而且主体是多元化的,即使这些金融机构破产,国有资产的损失也不会太大。但我国则不同,许多地方政府都把房地产行业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土地转让收入和相关税收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执行不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地方政府对高房价负有一定的责任。同时,我国贷款市场的房贷基本上都是由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即使是其他商业银行,也都是有一定规模的国有资产,因此房地产出现的泡沫也就是国有资产的泡沫。尽管目前美国次级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和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领域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并不等于类似美国次级危机的隐患不存在,需要加大风险评估力度。美国次级危机的爆发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对其认识不能仅仅关注表面现象。
四、美国次贷危机后的全球范围调整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股市多次下泻,国际货币市场持续震荡不定,金融商品价格不断攀升,一些规模庞大的金融机构或出现巨额亏损或倒闭。美国政府又是注资又是减息和减税以救市,但仍无济于事。所有迹象显示,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引发了金融领域的危机,受此影响全球也正面临着严重的金融危机。为此,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范围的调整势在必行。
美国次贷危机反映的是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及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失衡的现象。长达10多年的实体经济过热推高了能源和粮食价格,最终难以承受的通胀压力必然要通过金融危机的方式表现出来。虽然次贷危机的表象是美国房贷行业和次贷证券市场的泡沫,但缓解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最终需要从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之间的失衡进行调整,是全球范围的调整,调整过程也将是漫长和带有许多不确定性的。从深层次看,次贷危机和资产价格泡沫实际上是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两大领域之间的失衡,与经济结构的失衡有很大的区别。经济结构的失衡可以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在短期内得到调整,而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失衡的则是两大经济间的调整。这在短期内难实现相对平衡。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全球经济失衡更主要的成分是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之间的失衡,这种失衡现象具有全球化的多种因素。
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进一步显现,全球经济结构面临着新一轮全面调整,调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内部的调整。由于发达国家之间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失衡异常严重,使长期把持国际金融领域主导地位的美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裂痕不可弥合,分歧难以消除。因此调整难度可想而知。二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调整。这与其说是调整不如说是博弈,实际上是国际金融格局变化的过程。美国的主导地位会进一步下降,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三是经济结构的调整。由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失衡所导致的价格泡沫和次贷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通胀、市场信心低迷和恐慌、贸易平衡、扭曲的能源和粮食价格以及期货市场投机猖獗等问题,最终需要全球范围的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重新实现均衡之后才会彻底解决。
目前种种迹象表明,不仅美国次贷危机远未结束,而且引发新一轮次贷危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并还在继续向全球扩散。即使次贷危机不再恶化或有所缓解,但滞后的影响也会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到目前为止,美国房地产仍面临着的困境,甚至有继续恶化的可能。受其影响,美国经济仍面临金融市场动荡等诸多困难,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和经济的衰退无疑将拖累全球经济。美国经济是当今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引擎。美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对外投资主体。这两方面都能够推动和拉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如果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深化并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将恶化美国的消费市场,使世界各地区的商品在美国销售受到严重影响。在投资领域等方面,如果美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将影响到全球金融领域的稳定。因此,由于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和影响仍存在着极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受高油价、高粮价、美元贬值和资产泡沫崩溃等因素影响,通胀在下半年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减缓已成为定局,全球经济也将进入一个全面调整时期。
矿产品价格
在坚定的市场派看来,大多数人是认可市场没有神这一说的,但从某些超级大佬多次神乎其神的出手时间和获利丰厚程度来看,又不得不承认,他们对市场确实有着超乎常人的判断力,如国际公认“股神”巴菲特。股神的动向,时刻受到市场关注,如他近期再次出手抄底石油股。
据悉,巴菲特旗下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在26、27、28日连续十次大举增持美股炼油企业菲利普斯66公司股份,合计近318万股,截至8月28日,伯克希尔哈撒韦持菲利普斯66近5800万股,市值高达45亿美元。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低迷,近日虽出现反弹,但有分析称,因全球经济发展减缓导致对原油需求的减少,以及美国能源消费高峰即将过去,全球原油供过于求的状况仍将维持,国际油价还不具备反转走强的条件。在油价曙光未现之际,股神再次出手,这其中有何玄机?是一贯的反向压注风格,还是极其看好炼油行业长期前景。让我们来回顾下股神前几次投资石油股的情形,或许能发现一些股神的“抄底”秘诀。
众所周知,巴菲特旗下公司在2003年4月在2港元附近买入23.39亿股中石油H股,成为中石油第二大股东。2002年国际原油价格大涨,中石油股价相应开始震荡攀升,在07年11月1日最高达20.25港元。而在03年4月底,恒生指数已跌至8331点的阶段大底,随后,恒生指数反转上扬,在2007年10月30日达到31958的历史高点。即便有着中石油A股上市的利好,但股神自7月即开始抛售中石油,到10月中旬,已宣布全部抛售完,期间获利35.5亿美元。
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但股神对石油资产青睐有加。2014年12月,巴菲特旗下公司宣布,将从私募基金阿森纳资本伙伴出资收购Charter Brokerage。资料显示,Charter Brokerage是服务于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主要服务于北美的石油及相关行业。
不过股神也有失手的时候,他在能源公司的投资总体成绩成败参半。2008年,在油价处于高位时,巴菲特已大量购入康菲石油公司股票,而2008年金融危机致使能源价格大跌,原油价格跌破80美元/桶,这笔曾被他视为不赔的交易,结果没能达到预期。
此外,巴菲特旗下公司曾重仓美国最大上市油企埃克森美孚,最近的一次为2013年12月,股神斥资34.5亿美元购入埃克森美孚4010万股股份。随着油价走低,巴菲特在2015年2月清仓美孚,这笔交易也并未让他尝到什么甜头。
从以上巴菲特投资石油股的几项交易来看,股神多数还是倾向于在油价低位出手,本次或许也不例外。在市场预期悲观的情况下,也有些许利好油价走强的信号显现。如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好于预期,美联储加息概率增大,通胀率或将上升,油价继续上涨动力增强。而随着油价的反弹,石油股有望获得投资者青睐。
希望这笔投资能给巴菲特的能源股投资业绩扳回一城。
哪个化工行业随着原油价格上涨而下跌
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欧债危机、美债争端、日本地震及地缘政治冲突等事件笼罩全球市场,矿产品价格高位剧烈振荡。2011年,矿产品价格比上年进一步上扬,综合价格水平同比增长11.6%(图42)。但在三季度出现明显回落。矿产品价格的高位波动,支撑了矿业市场的繁荣,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矿业,有利于矿业的加速发展,能够更多的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涨的矿产品价格推高了通货膨胀,大幅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本,成为未来经济发展预期下调的重要因素。
图42 矿产品年度价格指数
(注:基期为上年)
图43 国内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国研网
(1)能源价格波动上扬
原油 国内外原油价格呈现“N”形变化态势,国内油价比美国高16.4%。大庆油田原油现货价格平均为110.3美元/桶,同比增长40.6%,由1月的95.8美元/桶涨至4月的118.1美元/桶、再降至10月的105.7美元/桶、再升至12月的111.5美元/桶。同期,美国纽约原油现货价格平均为94.8美元/桶,同比增长19.3%,由1月的89.3美元/桶涨至4月的107.7美元/桶、再降至10月的83.5美元/桶、再升至12月的98.6美元/桶(图43)。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1月起,大庆原油价格一改过去与纽约原油价格基本一致的格局,开始高于纽约原油价格,幅度由1月的7%波动增至12月的13%。
2011年纽约原油现货价格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扬:从年初至4月底,由89.3美元/桶连续突破90美元/桶、100美元/桶和110美元/桶三个台阶,4月29日为113.7美元/桶。第二阶段回调:5月初至10月4日,由于欧美经济数据不利,尤其是欧债危机阴云不散,投资者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加之能源机构相继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导致国际原油市场压力重重,国际油价连连大跌;由113.73美元/桶连续跌破110美元/桶、100美元/桶、90美元/桶和80美元/桶四个台阶,10月4日降至75.3美元/桶。第三阶段反弹:从10月以后,地缘政治压力上升,欧美经济数据好转,美失业率大幅下降,意大利债券拍卖成功,尤其是全球六大央行联手释放流动性支持金融体系等多重利好的提振,原油价格由75.3美元/桶连续涨破80美元/桶和90美元/桶,一度突破100美元/桶,12月6日为101.3美元/桶,震荡加剧。
专栏8 原油价格影响因素日趋复杂
随着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越来越多,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更加莫测,波动加剧。尤其是2011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跌宕起伏。拉升原油价格的因素:一是中东地缘政治持续恶化。埃及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令人担忧,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利比亚、巴林、也门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爆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阿尔及利亚的政治动荡。持续近半年的政治危机不但没有因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介入而有所缓和,反而越演越烈。造成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急剧下降,恢复战前水平遥遥无期,原油价格一路上扬。
二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原油需求增长。2011年4月12日,国际能源署预计2011年和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1.8%,相当于每日增长150万桶,分别至2011年8820万桶和2012年8976万桶,增加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预计中国2011年的石油需求将增长6.3%,2012年将增长5.9%至每日1033万桶。同日,欧佩克预计2011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将增加140万桶,非欧佩克国家产量2011年日增幅为60万桶。
三是美国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美元持续走弱。受欧元区加息、标准普尔调低美元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以及美国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元指数跌至2008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兑美元升至2009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011年4月美元指数均值为74.71,较3月份下跌2.06%。2011年4月5日,中国央行发布公告,决定自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4月27日美联储宣布维持0~0.25%的现行联储基金利率不变,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将如期在2011年6月30日结束;联储同时将按计划将到期抵押贷款担保债券的所得进行再投资。联储表示保持宽松政策和低利率水平不变。
打压价格因素:一是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美国经济数据不佳,经济复苏慢于预期;欧债危机加剧,欧元区经济数据弱于预期;受地震影响日本经济衰退严重。
二是国际能源署(IEA)宣布将释放6000万桶原油战略储备以抑制油价。2011年6月23日,国际能源署28个成员国同意采取联合行动,在未来30天内向市场投放总量为6000万桶的石油来稳定市场供应,平均每天向市场投放约200万桶,以弥补由利比亚原油停产产生的供应缺口,保护世界经济脆弱的复苏势头。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也发表声明说,美国作为国际能源署的成员国之一,此次将向市场投放3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稳定市场供应,作为国际能源署释出6000万桶原油行动的一部分。而欧洲将为国际能源署释出6000万桶原油计划提供30%的石油,欧佩克的太平洋成员国将提供其余的石油。受此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回落,6月28日纽约原油价格跌至92.9美元/桶,为2月22日以来的最低价。
煤 国内优质煤价呈先扬后抑的变化态势。国内优质煤均价791.6元/吨,同比增长9.5%,从1月的757元/吨波动上扬至10月的827.1元/吨,后回落至12月的794.7元/吨(图44)。第一季度,煤价总体平稳,略有下降。3月下旬,大秦铁路开始检修,煤运输受到一定影响,加之需求增加,秦皇岛港煤价出现较大反弹,后期直线上扬。10月26日优质煤价达到850元/吨左右,创年内最高价格。进入12月份,受国家实施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政策和秦皇岛煤炭库存保持高位影响,优质煤价降至800元/吨左右。
(2)金属价格先扬后抑
铁矿石 铁矿石价格呈倒“V”形变化态势。到岸均价164美元/吨,同比增长28.3%,由1月的151.4美元/吨涨至10月的175.5美元/吨,再降至12月的141美元/吨(图45)。国内河北铁矿石价格(66%粉矿)平均为1382元/吨,同比增长16.1%;从月度看,由1月的1418元/吨波动涨至8月的1467元/吨再降至12月的1201元/吨,最大跌幅为17.1%。主要港口铁矿石进口现货价格呈下降趋势。9月6日,天津港进口的63%印度矿价格为1330元/吨,62%澳洲矿为1280元/吨;12月31日两者价格分别降至1040元/吨、980元/吨,降幅分别为21.8%、23.4%。
图44 国内优质煤价格变化
图45 铁矿石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到岸价根据海关数据测算,河北粉矿价格源于沟槽网自2月下旬开始,CRU国际钢铁周价格指数总体处于下行态势。下游钢铁行业产品价格的下滑造成铁矿石需求的下降是铁矿石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
铜 铜价呈波动下降态势。国内铜现货均价为6.59万元/吨,同比增长11.8%;从月度来看,上半年基本在7万元/吨上下波动,自第三季度开始回落,由7月的7.13万元/吨降至12月的5.64万元/吨。同期,伦敦金属市场铜现货价平均为8847美元/吨,同比增长17.6%;从月度看,国际铜价呈下调态势,由1月的9518美元/吨波动降至12月的7650美元/吨(图46)。
图46 国内国际铜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国内价格源于北京有色金属网,国际价格源于中国金属通报
铝 铝价呈先升后降态势。国内铝现货均价为1.68元/吨,同比增长7.8%;从月度来看,从1月的1.65万元/吨逐渐上扬至8月的1.80万元/吨,后降至12月的1.61万元/吨。伦敦金属市场铝现货价平均为2400美元/吨,同比增长10.7%;由1月的2434美元/吨涨至5月的2561美元/吨,后降至12月的2041美元/吨(图47)。国内国际铝价走势呈现出一定的分化,从上半年的“外强内弱”到第三季度的“外弱内强”再到第四季度的“趋于一致”。2011年铝价总体走势是一二季度在震荡中略有走高,第三季度充分上涨,达到两年来的高点后迅速回落,四季度在弱势震荡中寻找方向。
图47 国内国际铝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国内价格源于北京有色金属网,国际价格源于中国金属通报
金 国内外金价呈现先扬后抑态势。国内金价平均为327.8元/克,同比增长22.6%,由1月的194.0元/克波动上扬至11月的356.2元/克,8月23日一度达到390.4元/克,12月下滑至337.3元/克。同期,伦敦黄金交易所黄金均价为1568.9美元/盎司,同比增长28.1%,由1月的1356美元/盎司涨至11月的1739美元/盎司,9月6日一度冲至1895美元/盎司,12月回落至1652美元/盎司(图48)。
金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对货币信心下降。一是美国联邦储备局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走势疲弱。自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美联储不断调低目标利率以至接近零,并推出两轮资产购买计划,通过印钞购买资产以期振兴美国经济。但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仍然缓慢。美联储进一步表示在2013年中以前,都将维持极低水平的利率。同时购入长期债券,沽售短期债券,以延长持有证券资产的平均年期。这一连串措施导致投资者担心积极的宽松货币政策最终将导致美元贬值及通胀上升,因而增购黄金以保持货币的购买力。二是欧元区债务危机恶化。希腊债务问题出现已经两年,却演化成危机还蔓延到其他欧元区国家。虽然区内领袖已尽力化解危机,但仍然未能彻底解决问题,连欧元区内核心成员国的偿债能力也备受质疑,分别为欧元区第二及第三大经济体的法国及意大利相对于德国的国债息差近期已经升至记录高位。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势必会危及欧元的稳定,引发投资者纷纷将欧元资产转移为黄金。
图48 国内国际金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国内价格源于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价格源于伦敦贵金属交易所
稀土 国内稀土价格暴涨暴跌,年内最大涨幅近9倍。1月至6月,国内各种稀土产品价格出现暴涨,氧化镧由29.5元/千克涨至165元/千克,氧化钕由290元/千克涨至1400元/千克,氧化铽由2950元/千克涨至21500元/千克,氧化镝由1665元/千克涨至13500元/千克,氧化铕由3200元/千克涨至28000元/千克,半年间价格暴涨近9倍。但是,进入第三季度,稀土市场下游订单比二季度缩水近半,而且下游企业三分之二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稀土价格开始快速下滑。12月,氧化镧价格已回落到135元/千克氧化钕降至825元/千克,氧化铽降至13000元/千克,氧化镝降至6900元/千克,氧化铕降至15000元/千克,虽然下半年稀土价格大幅下滑,但仍远高于年初价格(图49)。
稀土价格的暴涨暴跌,从根本上反映出行业散乱和无序竞争。实际上,稀土面临的局面早已引起国家重视,继2011年5月19日正式公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二十二条”)后,国家六部委2011年8月再度联手下发《关于开展全国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自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开展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整顿和规范稀土生产秩序。2011年9月24日,内蒙古包头市、山东济宁市、四川凉山州政府签署了《蒙鲁川三省(区)三市(州)轻稀土矿产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方案》,这是继2010年8月南方五省区实施中重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动后,我国正式启动对轻稀土实施监管区域联合行动。
图49 我国重要稀土产品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稀土价格网
专栏9 国家高度重视稀土行业管理
为促使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将我国稀土整合思路系统化,并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通过控制开采总量、提高生产集中度、严厉打击走私和提高环保门槛等手段,用45年时间将稀土行业整顿成“持续健康发展的行业”。在国内培育大型稀土企业的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其他国家稀土资源开发的起步阶段介入,实现稀土资源的共同开发,努力形成“铁矿石”的局面。继续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稀土行业管理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从稀土行业发展的各个层面进行规范,包括生产领域、出口控制、国家收储以及行业监管机构设置等方面加强协调联动,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本位一体的储备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协调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共赢。
为进一步做好稀土资源管理工作,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严厉打击违法勘查开采和超指标开采,维护良好开发秩序;加强规划储备,提升宏观调控能力;全面清理稀土探矿权采矿权,提高开采准入门槛;继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不断优化开发格局;加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矿区土地复垦,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深化区域联动机制,建立稀土开发监管长效机制等方面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切实履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职责,加大对稀土开发秩序的监管力度,促进稀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上半年稀土价格暴涨令很多炒家进入稀土产业链条,放大了稀土需求,造成供应严重紧张的假象。由于第三季度开始稀土下游行业需求减少,价格暴跌,南方稀土主产区的龙头企业,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旗下所有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都自11月20日开始全面停产,同时主导我国北方90%轻稀土产量的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冶炼分离企业也在11月中下旬开始停产。停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稀土价格暴跌,另一方面是2011年稀土开采指标已经用完。南北稀土龙头企业“步调一致”停产,主要考虑稀土价格下降、以及贸易商抛售等因素,限产保价的影响十分有限。他们停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停产减少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抑制价格大幅下跌。
(3)非金属价格高位调整
钾 国产氯化钾全年均价为3076元/吨,同比增长14.1%。从月度看,月均价呈先升后降态势。从1月2760元/吨涨至8月的3360元/吨,再波动降至12月的3200元/吨(图50)。
图50 国产氯化钾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国研网
水泥 水泥全年均价为382.6元/吨,同比增长17.9%。从月度看,呈波动上扬态势,由1月的366.4元/吨波动涨至12月的384.0元/吨,其中8月达到391.5元/吨的月均最高价(图51),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是水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图51 水泥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国研网
预警!油价“骤降”,猪价“飞天”,小麦持续落价,发生了啥?
石油炼制行业:虽然成品油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但幅度远不如原油,原油在炼制环节的平均利润因此下降55元/吨。而我市较具优势的白油生产,其原料平均价格上涨1000元/吨,但成品价格基本没有上涨,企业赢利面临较大的挑战。
塑料制品行业:原料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0%以上,而产品售价却难以提高,因此经济效益受到直接影响。如PVC树脂年初的价格为5800元/吨,近期为7000元/吨,而聚乙烯和聚丙烯的采购价格分别增加了800元/吨和1200元/吨。根据行业统计,1-2月我市塑料制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仅比去年同期增长4.86%,大大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比较明显。
精细化工行业:油漆主要原料二甲苯的价格由去年十二月的3630元/吨上涨到4980元/吨,200#汽油的价格由3000元/吨上涨到3500元/吨;农药主要原料甲苯由去年四季度的3400元/吨上涨到今年一季度的4500元/吨,纯苯由3500元/吨上升到5000元/吨,甲醇由2300元/吨上涨到2900元/吨,采购成本大大上升。
家用电器行业:我市部分骨干企业每年使用的塑料原料和塑料零件超过万吨,如果原料价格继续保持在4月份的水平上,企业全年就将损失利润约2000万元。由于塑料件和压缩机价格的上涨,我市生产的空调器成本增加了10-20%,同时还有部分外加工单位由于原料上涨不肯送货,影响了家电整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电子通讯行业:与石油产业链相关的原辅材料价格也相应上扬,幅度一般在10-20%左右,其中光缆用护套料上涨800元/吨,光缆用填充绳料上涨1000元/吨,电缆用护套上涨700元/吨,电缆用绝缘料上涨700元/吨。一季度,全行业仅以上四项就直接增加成本1000万元左右。
饮料行业:PE价格上涨20.69%,PET价格上涨53.33%,某些企业反映每个矿泉水瓶的价格因此上涨了7分钱左右。如果保持目前价格,预计全年全行业将增加成本5亿元左右。
橡胶行业: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其中合成胶上涨了40%,达到11000元/吨,油料价格上涨10%,单胎综合成本提高16%左右。
化纤行业:化纤行业是受石油涨价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今年春节后的几天时间,聚酯的主要原料PTA、EG的涨幅分别达到60%和45%。与此同时,国内聚酯切片、涤纶长丝的价格也分别上涨了40%和25%。由于我国目前的化纤纺织业存
今年煤炭价格大涨的原因有哪些?
导读6月进入尾声,众所周知,6月中旬,国内汽柴油价格迎来新一轮上涨的行情,其中,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90/375元/吨,自此以后,在此轮计价周期内,国内92号汽油价格普遍涨入“9元时代”,其中,在笔者的家乡,山东地区,92汽油价格9.31元/L。
不过,国内汽柴油价格刚刚上调,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上周五受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油价明显下挫,降幅近6%,虽然,本周初国际油价有小幅反弹,不过,涨幅偏弱!目前,受国际油价变动,国内汽柴油价格下调150元/吨,对应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回落0.11~0.13元/L左右!不过,从国际油价变动来看,受OPEC+8月份或增产,叠加,或与国际石头巨头会面,市场不确定因素陡增,6月22日,国内油价“骤降”!WTI原油下挫5%,降至103.24美元/桶,而布伦特油价下挫5.09%,降至108.63美元/桶!
受国际油价骤降,预计,国内汽柴油价格也将震荡回落,这也将加剧此轮油价下行的基础,不过,目前,距离新一轮调价周期6月28日24日仍有4个工作日,倘若国际油价一蹶不振,那么,本期油价或有回调的基础!
如今,油价出现下行的迹象,而在生猪市场,近期猪价走势“飞天”,市场摆脱了淡季不旺的魔咒,在消费缺乏支撑下,国内生猪价格却“倔强上扬”,而且,涨势呈现明显放大的表现!
据了解,6月中旬以来,猪价大幅上涨,行情冲高16.46元/公斤,猪价经历短暂横盘,但是,最近4天,猪价涨势反扑,涨幅也明显扩大,生猪价格从16.44元/公斤,大幅冲高至17.37元/公斤,此轮猪价大涨近1元/公斤,养殖盈利空间增加,猪粮比也逐步涨破6:1,现阶段下,国内生猪育肥头均盈利近200元,但是,由于市场看涨情绪较强,生猪出栏仍较偏少,猪价上涨支撑依然明显!
目前,国内南北地区,猪价呈现“破8入9”的表现,北方地区,华北局地市场猪价涨至9.1元/斤,在内蒙、河北以及黑吉辽地区,高价猪源逐步冲高8.6~8.9元/斤,北方行情大幅上扬,南方地区,华东、华南市场猪价普遍涨破9元/斤,而在华中以及西南地区,猪价横盘8.1~8.9元/斤!
猪价逆势上扬,此轮猪价上涨,显然并非因为消费市场有了报复性的表现,反而,养殖端出栏近似疯狂的压栏!众所周知,去年底以及今年初,猪价滑坡下跌,养殖户深亏,补栏仔猪的情绪不高,部分经产母猪被淘汰,叠加,国内玉米、豆粕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俄乌冲突,国内豆粕行情暴涨,这也加剧了养殖端压栏的风险,市场中低生猪出栏前置!在仔猪补栏偏少以及标猪出栏前置,叠加,猪价上涨养殖户惜售情绪影响下,这也造成了4~6月份生猪出栏不足,猪源供给紧张!屠宰场虽然白条猪走货不顺,但是,采购标猪难度更大,因此,猪价在震荡中不断上涨,此轮猪价累计涨幅也达到了48%!
不过,如今,6月即将收官,国内母猪存栏仍横盘高位,5月份,母猪存栏4192万头,环比上涨0.4%,母猪存栏仍超正常保有量,此轮猪周期下行,市场产能去化不彻底,因此,短期内猪源供给不足,但是,中长期,市场生猪与猪肉供给宽松的基本面难以改善,而7月份,受猪价涨势前移,上涨阻力也将加大,尤其是,7月份市场二次育肥或将冲击市场,猪价有冲高下跌的风险!
目前,油价下行或将大局已定,而生猪价格势必会透支7月份上涨的空间,对于粮食市场来说,小麦价格持续落价,五得利、金沙河以及部分粮库出现降价的表现,这也意味着供销博弈逐步激化,而随着新麦价格的下行,部分贸易商或将入市建库,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
据了解,近期,新麦收割基本结束,国内小麦价格却持续走低,下跌幅度普遍在40~80元/吨左右,小麦价格重心也回落至1.56~1.58元/斤!此轮麦价走低,一方面,由于面粉厂终端产品走货不顺,面粉厂开工率偏低,对于粮源的消耗有限,企业库存持续增加,涨价收粮的积极性回落,采购情绪逐步放缓;另一方面,前期基层粮站大肆收粮,粮源水分偏大,不适合长期进行储存,贸易商集中出货,而基层小麦库存宽松,企业到货粮源增加,这也加剧了面粉厂落价的表现!
据数据统计显示,在国内市场,山东、河北、河南地区,主流面粉厂延续了普遍落价的表现,小麦价格下跌维持在6~20元/吨,山东市场麦价重心回落至1.565~1.59元/斤。
而在河北以及河南地区,新麦价格也普遍回落至1.57~1.58元/斤!
个人认为,随着市场新麦流通性增加,小麦价格仍有震荡偏弱的走势,不过,粮价继续回落的空间有限,毕竟,基层粮站收购价徘徊在1.5~1.53元/斤左右,而贸易商成本在1.55元/斤左右,由于基层有较强的惜售情绪,低价收粮难度较大,这也将限制粮价过度下跌!短期内,国内小麦价格或将横盘1.55~1.56元/斤左右!
预警!油价“骤降”,猪价“飞天”,小麦持续落价,发生了啥?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来自网络!
#国际油价大跌#
美元指数 原油(商品)的关系
煤炭夏季价格或将大涨,推动焦炭生产成本上涨
由秦皇岛煤炭价格走势可得,2007年至今,每年3—4月份煤炭的需求淡季时,国内煤炭价格均有回调,而进入夏季后,煤炭价格均保持上涨趋势。但今年煤炭价格的春季回调不明显,截至4月18日,山西优混煤和大同优混煤价格分别为790元/吨和840元/吨,同比上涨14.5%和14.3%。同时,国家发改委在4月初下发《关于切实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煤炭供应的趋紧。另外,近年来煤炭产量持续增长,运输瓶颈将逐渐凸显,汽油价格等的上涨,也增加了国内煤炭的运输成本。总之,在国内通胀高企,以及煤炭供应趋紧的背景下,夏季动力煤上涨将为大势所趋,而动力煤的上涨,必将推动更稀缺的焦煤的价格上涨,由此而推动焦炭的生产成本上升。
钢铁需求稳步增长,使得焦炭需求保持乐观
钢铁行业对焦炭的需求占据焦炭需求的80%以上,由此,钢铁行业的景气程度直接决定了焦炭的需求状况,今年3月,国内粗钢产量为5941万吨,同比增长8.98%,焦炭产量为3488万吨,同比增长12.59%。粗钢和焦炭的产量同比呈高度的相关性,并且粗钢的产量增速变化要领先于焦炭的产量增速变化。在2009年的4万亿刺激政策下,钢铁产量同比超预期的大幅增长,直接导致2010年的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压制了2010年钢铁行业和焦炭行业的产量增速。但进入2011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强势增长,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将使得钢铁产量增速逐渐恢复平稳,由此,2011年供过于求的严重状况将会有所缓解,钢铁行业利润的回升也将导致焦炭行业的好转,提升焦炭的价格。
另外,目前焦炭期货的上市,让焦炭的价格市场化,这将利好焦化行业的发展,转变焦化行业在定价权上完全被动的局面,同时,在“十二五”期间,山西焦炭行业的整合将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焦炭行业集中度也将增加焦化行业的定价权。在此双重利好的情况下,如果焦化行业利润率增加3个百分点,意味着目前焦炭的价格将增加约70元。同时,焦炭夏季受成本推动,价格本身看涨,再加上焦炭的仓储成本等,由此J1109合约目前的价格并未偏高。
煤炭涨价的经济学原理:供需矛盾
如果美元走强的话,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下跌的。
一般来讲,美元与石油和大宗商品是负相关的。
下面是我学习时保存的一篇文章,美元与商品的关系。
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衡量。商品的价值提高,则货币相对贬值,商品的价值减少,则货币相对升值。美元作为一种全球性货币,它的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商品贸易的价值。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主要以美元定价为主,世界各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65%左右水平,美元汇率走势对商品交易市场、期货市场及各国经济利益再分配格局等均具有重要影响。受美元汇率波动影响比较大的有黄金、原油、金属等大宗商品。本文主要探讨美元汇率的波动对商品市场的影响程度,以及美元对其他商品价格的关系。
一、美元汇率与黄金价格
黄金是一种货币储备,虽然美元实际上担当着黄金在以前的职能,黄金还是对货币政策有一定影响的,是对付通货膨胀的一种手段,它对美元是一种替代作用。黄金的在市场上的主要职能是储备货币和避险工具。目前储备货币的职能有所削弱,欧盟的许多国家在进行抛售黄金,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金价的上涨,另一方面,黄金成为了人们为防备美元资产下跌而采用的防范性资产。因此,黄金的价格应该是同美元汇率呈负相关的关系,实际上的行情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
美元强弱是影响金价高低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美元是世界公认的硬通货,美元和黄金都是国际储备资产,美元坚挺就削弱了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和保值功能的地位。其次,美国GDP约占世界 GDP的1/4强,对外贸易总额世界第一,世界经济深受其影响;而黄金价格显然与世界经济好坏成反向关系。第三,世界黄金市场一般都以美元标价,美元贬值一方面势必导致金价上涨,另一方面,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对于其他货币的持有者来说就显得便宜了,这将会刺激对于黄金的需求。在20世纪末金价走入低谷人们纷纷抛出黄金,就是与美国经济连续100个月保持增长,美元坚挺关系密切。所以,美元走势与金价应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不只黄金,其他的贵金属,比如银,其价格的波动也同美元有很大的关系。白银的价格历来同黄金有很深的相关性,以致人们采用黄金白银比来表示白银价格。但是,白银的价格同黄金相比,市场供求的影响更加深。98年以后的世界白银价格同黄金价格就开始分道扬镳了。但总的来说,白银价格同黄金价格关系密切,也同美元汇率关系密切。
从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大幅度贬值开始,世界黄金价格涨势凌厉,从70年的35美元/盎司,涨到了1980年的最高位:830美元/盎司。此后黄金价格相对稳定,一直维持在300至400美元的区间波动,90年代中期黄金价格有所下落,这是因为美国经济形势良好,美元坚挺的缘故。下图是 1992年到2007年世界黄金价格与美元指数的趋势图。
黄金价格和美元指数的负相关的关系比较明显。由于黄金以美元标价,美元下跌即意味着黄金价格的上升,其相关系数高达-0.9左右。2001年以来美元贬值的格局,奠定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
二、美元汇率与原油价格
原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实物商品之一,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原油价格历来和美元汇率是紧密挂钩,其交割和计价基本都是用美元来结算,所以美元汇率也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就是欧佩克国际油价大涨,同时伴随着美元汇率的大幅下滑。这体现了作为石油计价单位的美元价值的下降。原油作为战略工业品,其受基本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原油价格的波动受众多的因素影响,除政治,经济,天气之外,美元汇率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
原油与美元的关系同黄金与美元汇率的关系有所不同。黄金的价格受美元汇率的影响。原油的价格和美元价格更体现出一种互动的关系。原油价格上涨,世界经济都会受到影响,包括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原油消费国。原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通涨压力会给美元带来贬值压力,而美元贬值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也随之上调。当然,反过来,油价下降,对经济是个好的信号,人们对美国经济有信心又会推高美元汇率,导致油价进一步下调。据专家估算,原油价格和美元汇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也就是说,高油价往往和弱势美元同时出现。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的一大表现就是美国存在巨额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的双重赤字格局,美元存在着中长期大幅贬值趋势。如果美元贬值的预期不能消除,那么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格局将有望持续下去。
美元和原油价格是呈现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这种趋势到了2001年以后更加明显。从2001年到2007年,美元指数从120一直回落到80附近,美元跌幅达30%;而原油价格从20美元一直涨到最高接近78美元,涨幅达到了290%。油价上涨与美元贬值紧密联系,伴随着美元的持续弱势,国际原油价格有望在今年夏季冲击历史新高。
三、美元汇率与CRB指数
CRB指数是美国商品研究局所推出的以一揽子商品为基础而计算出来的反映美国商品价格波动的指数,对世界商品市场有指标性意义。CRB指数包含有: CRB期货物价指数、CRB期货分类指数及CRB现货物价指数,其中CRB期货物价指数对目前期货市场的影响最大。美元指数与CRB的相关系数为- 0.578,反向中度相关。
2001年以来美元的大幅贬值带来了全球商品期货价格的扶摇直上,“商品牛市”蔚为壮观。疲弱的美元汇率撬动了全球商品市场的价格,全球长期低利率政策造成的世界性货币资本流动性泛滥,导致了投资者把大量的资金投资到了商品市场中,全球商品市场价格尤其是原材料市场价格出现了令人瞪目的上涨行情。美元全面走弱,与此相伴的是基本金属及原油均创出了历史新高,贵金属黄金创出了25年来的新高,以反映一揽子商品价格变动趋势的CRB指数也创出了近25年来的新高。
从2001年11月至2006年5月,CRB已基本完成55个月的中循环上升期。结合本轮自2001年底开始的商品市场中期上升趋势行情看,商品市场完整地追随了美元指数的中期下跌趋势段,且由于市场在该趋势段作出了正常反应。在经过冲高遇阻后的价格回调期,伴随着美元的进一步下滑,目前CRB指数出现反弹趋势,意味着新一轮价格调整周期已经展开。预期美元将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下探历史低位,CRB指数上升试探新高,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四、美元贬值与商品牛市
2001年以来全球商品市场迎来一波历史性的牛市。消费快速增长带来的供给紧张局面为市场上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全球长期低利率政策造成的世界性货币资本流动性泛滥以及美国“双赤字”导致的美元贬值,则成为本轮牛市的强劲助推剂。美元汇率是影响世界商品价格的核心因素之一,黄金、原油、基本金属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价格都同美元汇率有很大的关系,商品价格的走高与美元下跌疲软是相辅相成的。总的来说,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本位向多种货币体系转化,美元趋于贬值,而其它商品价格在上涨,商品市场的大牛市就是这种趋势的重要体现。特别是进入21世纪,能源市场、黄金白银、金属市场、软商品市场等都出现了 100%-300%的暴涨,其升幅远比美元跌幅要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对美元信心的下降。这归功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动摇和欧元作为强有力的竞争者出现。自从2001年以来,反映美元兑西方主要货币汇率变动的美元指数已经形成明显的下跌趋势。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初的121.02下跌至 2007年7月初的最低点80.60,累计下跌幅度达到34%,强势美元政策在事实上已被弱势美元所取代。美元的贬值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这种效应表现为:
首先,直接效应。仅仅考虑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贬值,由于原油、黄金、铜等基本上以美元标价,美元贬值本身直接导致这些商品价格上涨,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美元贬值多少,资源类商品就上涨多少。
其次,美元贬值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美元资产不断向其他资产转移的过程,但是,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超过65%,欧元接近25%,日元仅6%。由于欧元与日元还挑不起外汇储备大梁,必然迫使美元多渠道分流,导致美元的持有者将部分美元转换成其他货币或者资产。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美元直接流向仍以美元标价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商品资产,前者如股市、债券等。近期美国股市屡创新高就是美元资产持续流入的表现;同时也导致在美元资产范围内转向实物资产的比例上升,尤其是转向资源类商品市场的资金大幅增加,从而推动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其二是美元向其他非美元的货币如欧元、日元等转移。但是,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欧元以及日元都不具备与美元抗衡的实力,导致世界金融市场震荡。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经过近20多年发展,积累了大量货币财富,中国、日本的外汇储备已达2万多亿美元,世界上已经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近几年,多种商品大幅上涨,尤其是原油大幅上涨,产油国积累了大量石油美元。为了保值,这些货币中必然有部分在转移流动,就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过多的流动性,美元也在不断地绝对贬值。在美元转向其他货币时,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进入通胀时代。
第三,货币的绝对贬值。一方面美元在贬值过程中引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而经济高速增长通常伴随着通货膨胀,这两种因素加起来带来的通货膨胀及其预期,必然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同时,由于目前世界各国都使用纸币,全球通胀就不可避免。而通货膨胀有助于吸收美元的过多投放,这也就导致黄金、原油、基本金属以及农产品(21.90,0.00,0.00%)等众多商品大幅上涨。这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情况非常相似。因此,全球通涨不仅是美元贬值的结果,也是黄金等众多大宗商品上涨的原因之一。这样黄金、原油、基本金属可以保值的金融属性就突显出来。
第四,美元贬值本身会导致市场有继续贬值的预期,同时美元贬值也带来通货膨胀预期,这种预期会使人们的行为带有自我加强的作用,这都会在短期内加速其贬值过程,也就使更多资金转移到黄金、原油、基本金属等资源类商品市场上来。不可否认,由于心理预期的作用,导致人们在金融市场上的行为过激,因此短期内价格常有走过头表现。
五、美元贬值是大趋势
需要强调的是,美元贬值只是现象,而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才是本质原因。实际上,国际金融市场就是财富大转移而重新分配财富的市场。地缘政治因素的不稳定导致原油价格大涨,而目前世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世界货币体系面临新的重大变革,正处在大震荡趋势之中。这就是国际货币体系正处在由“春秋”到“战国”的过渡时期。
上个世纪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三大变化:金本位制 —美元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一超多强”的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而目前正在向多强并存的货币体系过渡。这种货币的大流动,导致金融市场的大震荡。实际上,自欧元诞生以来,各国央行,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央行,不断增加欧元储备,对改变美元单一强势地位、促进国际金融格局平衡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目前所占比例在25%左右,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重要性的增强,有利于进一步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而中国的1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未来时期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导致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一员。
现在,国际货币体系正处在由“春秋”(美元一霸)到“战国”(多种货币共同成为储备货币)的过渡时期,与上次不同的是,当时美元仅仅是与黄金脱钩,但还是处于霸主地位,而这次美元的霸主地位很可能将被极大削弱,因此美元被其他资产取代的程度可能还要强于上一次,而时间也是漫长的,这样黄金、原油、基本金属等资源性资产的升值也将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